在特朗普政府對高等教育機構的前所未有打壓下,美國的精英大學正緊急籌集現金,為可能的最壞情況做準備。
普林斯頓大學正發行3.2億美元債券,西北大學已獲得5億美元,而哈佛更是籌集了7.5億美元。耶魯大學雖暫時未成為特朗普關注目標,但正嘗試出售數十億美元的私募股權投資。Fund Evaluation Group投資咨詢公司的Greg Dowling表示:
"大多數大學并未恐慌,但希望為最壞情況做好準備。"
華爾街見聞此前曾提及,在當前私募行業風險正在積聚的情況下,這場風暴很可能引發一個更大的危機——新的“次貸危機”,并可能引發連鎖反應:對沖基金搶先交易、私募股權折價重估,甚至波及至由捐贈基金支持的風險投資部門。
有分析進一步指出,問題的核心不僅在于高敞口,更在于捐贈基金原本是“長期投資”的典范:缺乏流動性、享有稅收優惠、免受政治干擾。而如今這種隔離正在破裂。一旦哈佛在壓力下拋售,這不僅會成為新聞頭條,更將成為一種信號彈,標志著防御性輪換、風險去中介化以及私募股權估值即將出現信心危機的新階段開始。
特朗普政府對高校施壓:超過100億美元資金被威脅
特朗普政府已經撤銷、暫停或正在審查超過100億美元的高校資金,作為其推動高校運營全面改革的一部分。特朗普團隊聲稱這些行動是為了保護猶太學生,同時也針對大學的多元化、平等和包容(DEI)計劃。
上周,據央視新聞報道,近日美國聯邦政府以凍結聯邦經費為要挾,要求多所高校“整改”,哈佛大學則選擇“硬剛”。美國哈佛大學14日拒絕了特朗普政府提出的對其管理結構、招聘及招生政策進行大幅改革的要求。美國政府隨即宣布凍結該校總額約22.6億美元的聯邦經費。
Charlotte的外包投資機構GEM的Matt Bank表示:
"在某些方面,政府的意圖似乎是制造混亂。"
分析指出,與以往市場下跌或經濟衰退不同,現在的學校面臨更多不確定性,因為他們無法期望政府的支持。
大學爭相發行可征稅債券,盡管利率更高
特朗普與高校的矛盾愈發激烈,常青藤巨額捐贈基金投資成為“風暴眼”。這些高校擁有大規模的捐贈基金,并將其用于私募股權等高風險投資。
普林斯頓大學的債券交易于周二完成,緊隨哈佛、西北大學和布朗大學之后。普林斯頓在其債券文件中沒有具體說明計劃如何使用這筆錢,但表示國防部、能源部、NASA和其他聯邦機構已暫停了"數十個"研究撥款。
西北大學在上個月發行5億美元債券時估計,聯邦資金占其去年研究經費總額的四分之三以上。該校表示,正在審查支出并削減非人員預算10%。
值得注意的是,大學正在一個動蕩的市場中發行債券,很可能支付更高的利率。穆迪評級上個月將高等教育債券前景下調至負面。
除了現金儲備外,一些大學還擁有巨額捐贈基金——截至 6 月,哈佛大學的捐贈超過 500 億美元。但大部分捐贈基金被鎖定在長期投資中,或者被捐助者出于特定目的而受到限制。
“新債王”Jeffrey Gundlach此前在采訪中表示,
哈佛原本靠年度捐款的現金流來運作,這種方式讓他們可以把本金拿去投資,結果他們最后不得不去債市融資幾十億美元來支付工資和電費。他們完全沒有流動性,他們的錢被鎖在完全不能動的地方。美國“新次貸”大雷,要被引爆了?
當前,華爾街私募行業正在面臨一場完美風暴,陷入資產套牢,交易僵局持續,估值危機、流動性枯竭的困境。
"新債王"Gundlach曾警告,美國可能正面臨一場新的"次貸危機",私募市場風險被嚴重低估。分析師Marko Kolanovic則在X上稱:
私募資產的潛在波動性被掩蓋多年。2020年,私募資產曾備受矚目,但由于各國央行釋放大量流動性,最終未出現任何問題。此后,私募資產規模持續增長。然而,若出現長期關稅下行周期且沒有央行救助,又會發生什么呢?再加上目前大學捐贈基金的狀況。
媒體報道稱,一些大學此前已經嘗試通過在二級市場上出售股權來清理私募股權資產,因為交易萎靡減慢了對客戶的回報。特朗普政府的行動導致學校對探索此類銷售的興趣上升。大學通常預計持有私募股權約十年,提前套現通常需要折價出售。
有分析稱,這么大規模的出售在教育捐贈基金史上極為罕見,顯示常青藤盟校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財務壓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