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rome要被OpenAI搶走了?
據外媒《The Information》報道,在華盛頓舉行的谷歌反壟斷庭審中,OpenAI ChatGPT產品負責人Nick Turley表示,如果谷歌因為反壟斷被強制出售Chrome,OpenAI愿意收購。
作為全球互聯網巨頭,谷歌在瀏覽器、搜索引擎、操作系統、云服務等領域,均處于行業領導者地位,也因此常被反壟斷部門調查,美國司法部多次嘗試拆分谷歌,甚至一度要求出谷歌售安卓業務。
如今美國雖不再要求谷歌出售安卓業務,但規定谷歌不得為安卓設備預裝生成式AI產品和強制合作伙伴優先使用谷歌提供的搜索和AI服務,不得禁止合作伙伴使用其他品牌的AI服務。
安卓業務總算逃過一劫的谷歌,另一項關鍵業務瀏覽器卻難逃厄運。
AI浪潮下,瀏覽器行業早已洪水滔天
網站流量通訊監測機構StatCounter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第四季度,全球搜索引擎市場谷歌的份額高達89.6%,是2015年至今首次份額低于90%,但依然遠超其他所有競爭對手的總和。到瀏覽器方面,Chrome則以68.38%的份額位居第一,月活用戶超過30億,蘋果Safari和微軟EDGE分別位列第二和第三。
不過在國內市場,情況卻完全不同。StatCounter數據顯示,今年2月國內PC端搜索引擎市場,微軟必應(bing)依靠Windows自帶的瀏覽器EDGE,斬獲了49.71%的份額,位列行業第一,百度以29.44%的份額位列第二,谷歌份額僅有2.16%,位列第四。手機端百度以65.9%的份額位列第一,谷歌未能上榜。
(圖源:StatCounter)
就全球范圍而言,谷歌搜索引擎和Chrome的壟斷毋庸置疑,AI的滲透率日益提高,則將成為加劇瀏覽器行業形成壟斷局面的重要因素。正因如此,反壟斷部門才會長期針對Chrome。
AI大模型因具有搜索功能,曾被認為是瀏覽器的競爭對手,但實際上AI的智能總結和分析能力,恰恰是瀏覽器的最后一塊拼圖。
以國內企業為例,阿里巴巴旗下UC瀏覽器團隊孵化的夸克瀏覽器除了提供百度、必應、谷歌三大搜索引擎,還提供AI搜索可選。該功能下,夸克瀏覽器搜索信息時會自動對問題答案進行總結,并提供鏈接可快速進入相關網頁,以便于用戶驗證真實性和查看完整報告。
夸克瀏覽器的AI搜索還具備深度思考能力,開啟該功能后,搜索引擎不僅會列出相關的數據信息,還會給出市場格局、行業趨勢的分析與解讀。對于小雷而言,擁有深度思考能力的AI搜索,比傳統搜索引擎更好用。
AI大模型的應用,改變了傳統搜索模式,將搜索、篩選、整合、總結融為一體。實力和財力雄厚的谷歌,同時擁有Chrome和Gemini,可將瀏覽器作為AI搜索的入口,相對其他瀏覽器優勢更加明顯。另一方面,谷歌還與蘋果達成合作,每年向蘋果支付上百億美元,只為成為Safari瀏覽器的默認搜索引擎,這一操作明顯是為了達成壟斷局面。
AI的到來,讓Chrome的優勢越來越大,未來很可能徹底壟斷瀏覽器和搜索引擎行業。基于此,美國反壟斷機構要求谷歌出售Chrome也就不足為奇了,而垂涎Chrome已久的OpenAI,自然希望能夠將其收入懷中。
OpenAI為什么是Chrome最合適的買家?
全球AI行業領導者OpenAI,現在的日子并不好過。
今年3月,《華爾街日報》報道稱,OpenAI正在推進一項金額高達400億美元的融資,由軟銀集團領銜,但OpenAI想要拿到這筆錢并不容易,合約規定,讓這筆錢將分為兩部分打款,第一部分100億美元一定會給,后續的300億美元會給多少,則要看OpenAI能否在今年底前轉型成營利性公司。
如果OpenAI轉型成功,剩下的300億美元將正常給到,但若轉型失敗,OpenAI只能再獲得100億美元資金。《The Information》在報道中披露,OpenAI 2026財年(2025年10月到2026年10月)的虧損預計將達到160億美元,200億美元資金只夠OpenAI虧一年多。
(圖源:OpenAI)
OpenAI不但需要轉型成營利性機構,還要盡快開拓可以賺錢的新市場、新業務,更要加速開發能力更強的大模型,而這一切,Chrome都可以幫助OpenAI實現。
訓練大模型需要龐大的算力和數據,前OpenAI聯合創始人、SSI創始人Ilya Sutskever曾表示,用于訓練大模型的數據是有限的,目前已經達到了峰值。但數據真的用完了嗎?答案是否定的,全球網民每天都在產生大量數據,只是這些數據被頭部互聯網企業掌握,AI公司難以免費獲取。
2024年7月,OpenAI就曾向谷歌請求提供數據和技術支持,用于優化SearchGPT,但遭到了拒絕。Chrome是全球用戶數量最多的瀏覽器,每天都能產生大量數據,若能將Chrome買下,OpenAI至少很長一段時間內不用再為數據發愁。
Turley還表示,當前ChatGPT所使用的搜索技術較為依賴必應,且38%的準確率依靠實時數據。若能獲得Chrome的技術支持,OpenAI將可以加速ChatGPT的技術改進,為用戶提供更準確、快速的AI搜索服務。
(圖源:豆包AI生成)
其次,谷歌雖未單獨公布Chrome的營收數據,但Chrome和谷歌搜索引擎撐起了廣告業務。谷歌2024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該季度廣告業務營收高達658.54億美元,其中搜索廣告營收為493.85億美元,是公司營收的主要來源。如果OpenAI可以收購Chrome,那么每年將有機會獲得數十億乃至上百億美元營收。
最后,OpenAI開發的ChatGPT雖然功能強大,但AI對于我們而言并非必需品。瀏覽器則不同,查詢信息、搜索網站我們可能會經常用到,瀏覽器不可或缺,即便是在AI時代,瀏覽器依然是AI搜索的關鍵入口。去年5月,Information爆料稱OpenAI打算自己開發瀏覽器,并且挖走了Chrome的兩名重要成員,可見OpenAI對于瀏覽器的重視。
收購Chrome后,OpenAI可以效仿夸克、百度等瀏覽器,將ChatGPT與Chrome融合,借助Chrome龐大的用戶群體,快速增加ChatGPT的用戶數量,提高OpenAI的影響力,進而增加營收。
能夠在數據量、營收、影響力、技術等多個方面給予加持OpenAI的Chrome,令OpenAI垂涎三尺,但Chrome的重要性,注定谷歌不會輕易放棄。
Chrome前途難料,谷歌搜索或被斷了后路
嚴格來說,谷歌不是不能放棄Chrome,國內企業百度就是例子。百度于2019年放棄了PC端百度瀏覽器的維護和開發工作,專心開發搜索引擎和AI搜索,只剩下手機端App。即便失去Chrome,對于谷歌而言,只要谷歌搜索引擎還在,不至于傷筋動骨,只是Chrome龐大的用戶群體,讓谷歌不愿意放棄。
谷歌所擔心的可能是,一旦Chrome被其他公司收購,可能會棄用谷歌搜索引擎,若是其他瀏覽器趁機落井下石,不再默認使用谷歌搜索引擎,那么谷歌廣告業務營收可能會遭遇致命打擊。
(圖源:豆包AI生成)
AI搜索的崛起,也對谷歌搜索引擎造成了威脅。OpenAI公布的數據顯示,2025年3月ChatGPT月活用戶已達到4130萬,大約是2024年10月的4倍。Aicpb網站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3月夸克瀏覽器以1.48億活躍用戶登上了AI產品榜第一,AI搜索賦予的競爭力,令其相較普通瀏覽器更具優勢。
在搜索引擎受到嚴重威脅的前提下,Chrome對于谷歌自然更加重要。若是AI搜索取代了傳統搜索引擎,Chrome將成為谷歌AI搜索的重要入口。
對Chrome心動不已的OpenAI,希望Chrome能夠從中拆分出來,谷歌遲遲不愿放手,OpenAI可能會如本次庭審一般,繼續推動相關部門制裁谷歌。
經過多次審理后,預計今年9月法院將作出最終判決。考慮到Chrome確實存在壟斷行為,被強制出售的可能性不小,或許谷歌可以采取更柔和的態度,例如與收購方簽訂協議,要求其仍將谷歌搜索引擎當作默認搜索引擎,并與其他瀏覽器開發者建立更深厚的合作關系,推進Gemini與第三方瀏覽器的融合,避免失去Chrome后,搜索引擎也被棄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