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以來,北京可謂是門庭若市,多國代表排隊訪華,這不,又有2國總統深夜抵達北京,正式開啟訪華行程,美方擔心的事情正一件件發生。
阿塞拜疆總統阿利耶夫和肯尼亞共和國總統威廉·魯托幾乎是前后腳抵達北京,正式開啟他們的訪華行程。在中美關稅博弈的敏感時刻,兩國領袖愿意接受中方邀請訪華,足以彰顯出這些國家對中國的信任和認可。
阿塞拜疆總統、肯尼亞總統接連抵達北京
阿利耶夫訪華前,中國和阿塞拜疆就已經簽署了13個項目的合作協議,如今這一次訪華,中方也不會讓阿利耶夫空手而歸。而肯尼亞是中國在非洲的全面戰略合作伙伴,同時也是“一帶一路”合作示范國家,魯特的訪華行程一定也會收獲滿滿。
自從美國政府在全球范圍內打響關稅戰之后,中美兩國的門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美國雖然一直在等其他國家的電話求饒,可訪美的國家和組織代表寥寥無幾,為了穩定自己的“盟友”,美方還派出高官到處游說,試圖將其拉到自己陣營以達到遏制中國的目的。反觀中國,門庭若市,訪華的各國代表都已經排起了長隊。
中美之間有這樣明顯的差距,主要是因為兩國對待其他國家的態度有著本質的區別。美國向來最看重自己的利益。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美國政客都改不了唯利是圖的嘴臉,即便美國在全球范圍內發展盟友,也是為了推進“美國優先”政策,一旦失去利用價值,美方便會將其一腳踢開,如今的歐盟就是一個最典型的例子。
而中國則希望全球各國人民都能過得好。不管是“一帶一路”倡議還是上海合作組織,都為多國提供了一個非常與其他國家合作的平臺,而且中方給予所有合作伙伴足夠的尊重,從來不會因為意見不一致就一刀砍掉彼此之間的合作。更重要的一點是,與中國合作的國家確實看到了真金白銀。所以,即便美國依舊是全球唯一的超級大國,而中國只是發展中國家,可它們是心甘情愿與中方合作,而不愿意屈服于美國淫威。
美國的關稅威脅嚇不住中國
就在美國政府對全球一百多個國家發起關稅戰之后,美國幾乎成為了全民公敵。就在這個時候,更讓美方擔心的事情發生了,中國不僅自己硬剛美國關稅,還主動出擊,打破了美國的圍堵計劃。
與以往的被動應戰不同,中方這次選擇了主動。在東南亞方向,中方先后訪問越南、柬埔寨、馬來西亞三國,還在北京與印尼舉行了“2+2”部長級會談,先一步穩定了東南亞國家。緊接著,中方廣發邀請函,歐洲的西班牙、非洲的肯尼亞、中亞的阿塞拜疆等國先后安排訪華行程,歐盟還多次與中方通話,一向媚美的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甚至說出了要加速向亞洲轉向的話。而在中東地區,伊朗、沙特、埃及等國都見識過中國的實力,更不會輕易上了美國的當。顯然,中國在全球的布局已經展開,美國對中國的圍堵計劃正面臨瓦解的邊緣。
雖說菲律賓、印度等國都已經用行動回應美方的號召,可問題是菲律賓的南海挑釁根本就掀不起太大的浪花,而印度對華鋼鐵征收12%的關稅也是暫時的。可以說,美國陣營雖然對華態度強硬,但是實力跟不上自己的野心。
就在兩國總統深夜抵京的當天,美方的口風變了。美國總統特朗普對華的態度有很大程度上的緩和,他承認對中國制造的產品征收的關稅太高了,計劃大幅豁免一些關稅。而美國財長貝森特也表態稱,中美之間的關稅戰將會很快降溫。
美對華征收高額關稅以來,美國產品留下的空缺先后被巴西、澳大利亞、阿根廷等眾多國家補上,中國將關稅的負面影響降到了最低,反觀美國,產品賣不出去,內閣議員丑聞頻出,國內自上而下都充斥著對特朗普政府的不信任。
特朗普對華措辭變了
而且,特朗普頻繁對華揮舞關稅大棒,主要是還想逼迫中方妥協,并且推進訪華行程,可中方的強硬姿態直接讓特朗普期望落空,中方真是連電話都不愿意給美方打。眼看這場關稅博弈美國就要過不去了,多重壓力之下,特朗普終于主動放話要降低對華關稅,迫于現實的無奈,特朗普終于低下了自己高貴的頭顱。
以特朗普陰晴不定的性子,我們不能確定特朗普真的意識到了關稅戰的嚴重性,也有可能這是美國放出的煙霧彈,說不定還在準備再次對華下更狠的手。不管特朗普打的什么如意算盤,現在的美國都經不起特朗普繼續折騰了,奉勸特朗普還是及時止損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