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的葛先生(網名:不會飛的鴿子)在小紅書發布筆記稱,他在兩天內完成了登泰山、恒山、華山、嵩山、衡山五岳大挑戰。此事引發了網友熱議,有人質疑:“兩天之內爬完五岳,時間上來不及吧?”有人不解:“走馬觀花,意義在哪兒?”也有人感嘆:“大神啊,我爬嵩山都用了7小時。”4月23日,上游新聞(報料郵箱baoliaosy@163.com)記者采訪了葛先生及其朋友,他們詳細介紹了本次挑戰的過程。
AI曾提醒“活著回來更重要”
據葛先生透露,他是一名耐力運動愛好者,多次參加馬拉松、百公里越野跑、鐵人三項等高耐力運動,目前擔任安徽省戶外運動協會副會長、合肥市鐵人三項運動協會會長等職務。“我是從五岳聯盟每年組織的‘五岳特種兵’挑戰活動了解到速爬五岳這種形式的,本身我是馬拉松、鐵人三項和越野跑的愛好者,也想挑戰一下自己的極限。”葛先生表示。
葛先生發布筆記稱兩天完成爬五岳挑戰。網絡截圖
葛先生介紹,原本他計劃是4月初挑戰速爬五岳,但當時剛好國內遭遇了大風天氣,考慮到五一節五岳景區可能會人多,本周又是單休(4月27日要正常上班),所以他把挑戰時間定在了4月18日和19日。
4月14日,葛先生開始制訂兩天徒步爬五岳的行程攻略,當時他求助了最近爆火的AI軟件DeepSeek,沒想到DeepSeek給出了攜帶衛星電話求救、靜脈注射代餐代替進食等建議,還特別提醒:“此方案已突破常規旅游邏輯,本質是‘用金錢購買時間’+‘用生命對抗物理規則’。如需執行,建議購買高額戶外保險,并雇用專業向導團隊全程控場。最后提醒:活著回來比集齊五岳更重要!”
葛先生“兩天爬五岳”挑戰打卡照。受訪者供圖
葛先生有著豐富的各地參賽經驗,因此他沒有采納AI的建議,而是提前訂好高鐵票并安排了當地的交通事宜。“我提前聯系了泰安、大同、西安的好友準備好車,讓我可以在高鐵站到景區之間往返。沒有中國高鐵的驚人速度和朋友的大力支持,我是完不成這次挑戰的!所以我想對高鐵的準時、朋友不計報酬的幫助表達感謝。”葛先生說道。
自稱兩天之內爬完五岳
據多家媒體報道,近年來,有多人完成“5天內爬完五岳”挑戰。
兩天之內爬完五岳,在時間安排上真的來得及?是否有些夸張?面對不少網友的質疑,葛先生詳細介紹了他的挑戰過程:4月17日下午,他從安徽合肥乘高鐵前往了山東泰安;4月18日凌晨0點正式開啟挑戰,第一站是夜爬東岳泰山,用時2小時5分;4月18日15點35分挑戰北岳恒山,用時31分鐘;4月19日凌晨1點57分夜爬西岳華山,用時2小時21分;4月19日11點49分挑戰中岳嵩山,用時1小時09分;最后是4月19日21點33分挑戰南岳衡山,用時2小時(以上均是爬山用時,不包含下山)。上游新聞記者注意到,從開始攀登第一座山到完成第五座山的攀登,葛先生共用時約47.5小時,而在這2天里,他真正用于爬山的時間約為8小時。
此外,記者從葛先生發來的行程時間表上看到,葛先生在挑戰完恒山和華山后,分別乘坐了索道和纜車下山。他表示:“這是第一次到五岳,如果還有下次,路線熟悉了,有望在40個小時完成挑戰。”
葛先生攀登南岳衡山的軌跡。軟件截圖
回顧挑戰過程中的難點,葛先生表示:“最大的難點是路上如何保證睡眠,坐車的時候還好,高鐵上睡覺容易被報站聲吵醒。其次是攻略也比較難做,因為五岳之間距離不近,中轉時錯過高鐵就不好辦了。我記得我爬嵩山時就挺趕的,因為全程必須在2小時40分內完成,我上山連手機都沒看,全程都在爬坡,1個多小時完成挑戰后,下山才拍照。”
葛先生的好友王先生和董先生,不僅開車送他去華山、嵩山和鄭州東站,還準備了西安美食在車上請他品嘗。王先生表示:“能夠送他(葛先生)完成華山和嵩山的挑戰,我們很開心,這是一段難忘的經歷。”為了感謝兩位好友的支持,葛先生也將挑戰過程中購買的華山特色冰箱貼等小禮物送給兩人留作紀念。
專業人士:不建議普通人挑戰
葛先生在社交媒體發布了自己兩天完成五岳挑戰的筆記之后,部分網友提出了質疑,認為這么短時間常人根本辦不到,葛先生回應稱:“我不是普通游客,而是耐力運動愛好者,我全馬成績在3小時以內,還曾在2天內完成大鐵(超長距離鐵人三項,全程226公里)和標鐵(奧運標準鐵人三項,全程51.5公里),我現在的成績對于圈內人來說很簡單。”
葛先生全程馬拉松成績在3小時以內。受訪者供圖
至于網友質疑“走馬觀花,意義在哪兒”,葛先生表示:“每個人對意義的認定不同,有人認為5天爬五岳合適,有的人認為1個月合適,我覺得量力而行就好了。對我來說我寧愿2天爬完3天休息,我喜歡有難度挑戰的活動。”
對于葛先生兩天爬五岳的挑戰,記者采訪了中國登山協會戶外指導員“老米”,他多次擔任戶外賽事的裁判,他認為:“葛先生之前有這么多戶外運動參賽經驗,有氧耐力好是毋庸置疑的。很多運動員背靠背跑100公里越野跑都沒問題,所以短時間內完成五岳挑戰也沒什么難度。據我所知去年泰山國際登山賽上,李子成59分45秒就完成了登頂,所以長期從事耐力運動的人和普通人的登山速度不在一個維度。”
4月17日,葛先生從合肥出發前往泰安進行挑戰。受訪者供圖
葛先生發布筆記之后,不少戶外運動愛好者也想效仿,對此他回應:“走出家門走進名山大川,到戶外鍛煉身體挺好的,但是一定要注意安全。遇到山路狹窄人多就慢一點,遇到臺階短滑,就一定小心再小心。‘特種兵’旅游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平時缺乏鍛煉的人最好不要效仿。”
“老米”也特別提醒:“他(葛先生)是有長期有氧訓練基礎的人,沒經過訓練的人進行長距離爬山挑戰是容易出危險的,甚至會有猝死風險,所以我建議普通人在做長距離挑戰前最好到醫院進行體檢,并提前進行耐力訓練做好攻略,避免倉促行動危及生命。”
上游新聞記者 趙映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