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現有13個海島縣(區),分別是:遼寧長海縣,山東長島縣,上海崇明區,浙江嵊泗縣、岱山縣、玉環市(縣級)、溫州市洞頭區,福建平潭縣、東山縣,廣東南澳縣以及現為臺灣當局管轄的金門縣、連江縣(馬祖地區)和澎湖縣。不含剛成立的西沙區、南沙區。
也有說法將浙江舟山市的普陀區、定海區,福建廈門市的思明區、湖里區算作縣級海島城市,但一般將其算作市區一部分。
上海崇明區、溫州洞頭區現已為其市區一部分,但相當長時間二者都是縣制,習慣上仍稱作海島縣。
無論以何種口徑計算,我國的海島縣數量不會超過20個。
盡管都在經濟大省、產業大省的轄區之內,但海島縣的產業經濟發展極度依賴其地理環境和區位,一般以旅游、漁業等為主,浙江、上海和福建的海島縣尚有一些工業經濟發展。
以下是十大海島縣的發展現況及2024年經濟成績,從GDP來看,浙江玉環最高,廣東南澳墊底。
遼寧長海縣
位于遼東半島東側,大連下轄縣,東與朝鮮半島隔海相望。是我國東北地區距離日本、韓國最近的區域,也是東北地區唯一的海島縣和我國唯一的海島邊境縣。
2024年,長海縣GDP為116.9億元,同比增長7.7%,在大連區縣中墊底。2024年,長海新獲批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4個、新建成2個,累計獲批和建成總數位居全國沿海縣區首位。全年完成水產品產量71.3萬噸,增長4%;漁業產值118億元,增長5%。長海鮑魚、香螺納入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獐子島”品牌被認定為“中華老字號”,榮登“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
山東長島縣
山東省唯一的海島縣,地處黃渤海交匯處,東臨韓國、日本。長島縣由32個島嶼和66個明礁以及8700平方千米海域面積組成。也是我國面積最小的縣。
2024年,長島縣GDP為74.84億元,同比增長0.4%。第一產業增加值12.59億元,同比增長3.6%。第二產業增加值0.59億元,同比下降25.3%。第三產業增加值11.74億元,同比下降2.4%。
上海崇明區
隸屬上海市,位于長江入海口,由崇明、長興、橫沙三島組成,總面積1413平方千米,其中崇明島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沖積島,是繼臺灣島、海南島之后的我國第三大島。2016年撤縣設區。
2024年全區地區生產總值為448.81億元,同比增長4.1%,增速位列郊區第四、全市第十一。在海洋裝備產業帶動下,全年實現工業增加值136.76億元,同比增長7.0%;實現工業總產值603.33億元,同比增長10.9%,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584.58億元,同比增長11.4%。
浙江嵊泗縣
隸屬浙江省舟山市,是浙江省最東部、舟山群島最北部的海島縣,由404個大小島嶼組成,其中有人居住的島嶼16個。嵊泗縣海陸總面積8824平方千米,其中陸域面積86平方千米,海域面積8738平方千米。
2024年全縣GDP同比增長6.9%,分別高于全國、全省、全市1.9個、1.4個和1.0個百分點,增速全市首位。第一產業增加值增長4.4%;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長14.9%;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5.3%,分別拉動GDP增長1.3個、2.9個和2.7個百分點。全年規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1.0%,增速全市第二。
浙江岱山縣
位于浙江省舟山群島中部,由404個大小島嶼組成。總面積5242平方千米,其中陸地面積326.5平方千米、海域面積4916平方千米。
2024年,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總產值2968.3億元,同比增長7.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9%,增速較上半年提高1.3個百分點,高于全省平均2.4個百分點,增加值總量居全省第四。2024年,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2885.3億元,增長0.9%;營業成本2415.8億元,下降2.1%;實現利潤總額52.3億元,增加1.2倍。
浙江玉環市
浙江省轄縣級市,由臺州市代管。位于浙江東南沿海、中國黃金海岸線中部,長三角經濟圈南翼,東瀕東海,南瀕洞頭洋與溫州市洞頭區相連。2017年撤縣設市。
2024年,玉環GDP為795.06億元,總量首次超越路橋升至臺州市第四位,比去年同期增長6.1%,增速居臺州市第六,均高于臺州市(6.0%)、浙江省(5.5%)及國家增速(5.0%)。第一產業增加值55.62億元,增長2.9%,居第六;第二產業增加值421.15億元,增長6.9%,居第七;第三產業增加值318.29億元,增長5.5%,居第二。三次產業對生產總值的增長貢獻度分別為3.4%、61.2%和35.4%。三次產業增加值比例調整為7.0:53.0:40.0。
浙江洞頭區
浙江省溫州市四大主城區之一,古稱中界,地處浙南沿海,甌江口外,由103個島嶼和259座島礁組成。洞頭區陸地面積172.50平方千米,海域面積2652平方千米。2015年撤縣設區。
2024年,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97.44億元,同比增長6.4%;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26億元,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66056元和44201元,城鄉收入比1.49,均衡度居省市前列。
福建平潭縣
隸屬福建省福州市,俗稱海壇。位于福建省東部,與臺灣隔臺灣海峽相望,是中國大陸距離臺灣島最近的地方。平潭縣由126個島嶼組成,陸地面積371.91平方千米,海域面積6000多平方千米,海岸線長399.82公里。
平潭縣2024年GDP為362.49億元,與2023年相比減少7.7億元,GDP名義增長-2.1%,GDP實際增長0.2%,繼續排名全市墊底位置,與永泰縣(396.74億元)的差距明顯擴大;從全國范圍內來看,略低于山西省靈石縣、山東省蘭陵縣,略高于湖北省蘄春縣、河南省輝縣市。
福建東山縣
隸屬福建省漳州市,地處海峽西岸、福建南部,是中國第六、全省第二大海島縣,總面積248.9平方千米。東山島由主島和周邊67個小島組成,狀如七星拱月,形如蝴蝶,故稱蝶島。
2024年GDP為300.13億元,比上年增長1.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58.4億元,增長3.1%;第二產業增加值106.51億元,增長-1.5%;第三產業增加值135.23億元,增長3.7%。全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35777元,比上年增長1.6%。第一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9.4%,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35.5%,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45.1%。
廣東南澳縣
隸屬廣東省汕頭市,廣東唯一的海島縣。地處閩、粵、臺三省交界海面,由南澳島及周邊33個島嶼組成,其中主島110.89平方千米,海域4600平方千米,總面積113.8平方千米。南澳縣是廣東全省距離臺灣省最近點,處于高雄、廈門、香港三大港口的中心點,有“潮汕屏障、閩粵咽喉”之稱。
全縣設后宅、云澳、深澳三個鎮和青澳旅游度假區、海島國家森林公園兩個管委,戶籍總人口約7.5萬人。主要產業有旅游業、漁農業等,是廣東省唯一一個海洋綜合開發試驗縣,省第一批開展碳中和試點示范市(區)。
2024年,南澳全縣GDP為40.14億元,同比增長4.0%;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5.18億元,同比增長1.0%;規上工業增加值2.20億元,同比增長40.0%;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47億元,同比增長2.8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29億元,同比增長1.5%;限額以上零售業銷售額0.24億元,同比增長2.0%。
全縣行政村100%實現集體經濟年收入超20萬元,2024年入島人次突破1000萬,旅游綜合收入突破40億元,入選“2024年全國縣域旅游發展潛力百佳縣”、2024年度全國4A級旅游景區MBI品牌榜十強、“全國最受歡迎網紅民宿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