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強化校園地震安全教育,提升師生應急避險能力,2025年4月23日,成都高新區應急管理局聯合成都高新區教育體育局在行知小學和高新實驗中學開展“地震科普進校園·攜手同行護安全”主題培訓暨演練活動。活動邀請全區師生代表共計500余人參與,通過“理論+實操”雙軌推進,全面夯實校園地震安全防線。
上午9時,活動在行知小學階梯教室正式啟動。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成果轉化中心副主任郭凱,圍繞防震減災基礎知識、地震預警、地震逃生、避險常識與技巧等方面展開全面且深入的講解。
在防震減災基礎知識板塊,郭主任借助圖文并茂的PPT,生動形象地闡述了地震的成因、類型以及地震波的傳播特點,讓師生們對地震這一自然現象有了更為科學的認知。針對地震預警,他詳細介紹了預警系統的原理、預警信息的接收渠道以及不同預警時間下的應對策略,強調了地震預警在爭取避險時間方面的重要作用。在地震逃生與避險常識技巧講解環節,郭主任結合實際案例,深入剖析了在不同場景下(如教室、走廊、樓梯間等)的正確避險動作和逃生路線規劃。他特別指出,在地震橫波到達前的緊急時刻,師生應迅速以課桌、承重墻為掩護,降低重心并保護頭頸,同時教導學生們用書包護頭、沿墻角快速撤離至操場等開闊安全地帶。
理論講解結束后,活動進入實操演練階段。在行知小學,隨著模擬地震警報聲響起,師生們迅速反應,按照培訓中所學的避險技巧,迅速躲到課桌下,用書包或書本保護頭部。待“橫波”過后,在教師的指揮下,學生們有序地沿著墻角,快速且安靜地撤離至操場指定集合點。
高新實驗中學的演練同樣緊張有序。學校提前制定了詳細的演練方案,明確了各班級的疏散路線和集合區域。演練過程中,師生們密切配合,在聽到警報后,第一時間采取正確的避險動作,隨后按照預定路線迅速撤離。
演練結束后,兩校分別組織了總結大會。成都高新區應急管理局應急管理處負責同志做出了點評,一方面,對師生們在演練中表現出的快速反應能力和良好的紀律性給予了充分肯定;另一方面,也指出了演練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如部分班級在疏散過程中速度不夠快、個別學生對避險動作掌握不夠熟練等。針對這些問題,相關人員提出了具體的改進措施和建議,要求學校進一步加強對師生的日常培訓和演練,不斷提高應急避險能力。
本次“地震科普進校園·攜手同行護安全”主題培訓暨演練活動,通過理論講解與實操演練相結合的方式,有效增強了師生們對地震災害的認識和應對能力,為校園安全筑牢了堅實防線。下一步,成都高新區應急管理局將持續深化校園地震安全教育工作,不斷創新活動形式和內容,推動安全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為師生生命安全保駕護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