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據新華社報道,農業農村部官宣:中國加入《關于預防、制止和消除非法、不報告、不管制捕魚的港口國措施協定》,協定當日生效。消息一出,迅速引發國際社會高度關注。
貿易(資料圖)
《關于預防、制止和消除非法、不報告、不管制捕魚的港口國措施協定》由聯合國糧農組織牽頭制定,堪稱全球漁業治理領域的重要國際文書。截至目前,已有81個國家和區域一體化組織獲批加入,中國成為第82個締約國。該協定核心目標在于通過實施港口國措施,阻止非法捕撈漁獲物流入國際國內市場,進而有效保護海洋生物資源與海洋生態系統。
中國加入此協定并非一蹴而就。自2020年起,農業農村部聯合外交部、工信部、交通運輸部、海關總署、國家移民局等多部門,針對協定加入與履約事宜,開展多次集中研討和會商。不僅深入港口實地調研,還組織涉海高校和科研院所,對協定內容和加入程序進行深入研究,并持續跟蹤協定進展動態。2024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修訂草案)》經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其中充分吸納協定有關要求,增添了與之相銜接的內容,為依法采取港口國措施筑牢法律根基。
貿易(資料圖)
身為漁業大國,中國加入協定意義深遠。在全球漁業治理層面,中國將憑借自身豐富經驗與龐大資源,發揮更大作用,與各國攜手推動漁業資源合理利用與保護。在打擊非法捕撈方面,中國可借助協定搭建的國際合作平臺,與其他締約國形成強大合力,強化港口監管力度,從源頭上遏制非法捕魚行為,切實維護海洋生態平衡。
中國加入協定,也會對部分國家產生影響。以日本為例,其部分漁船長期在公海及他國專屬經濟區從事非法捕撈活動,嚴重破壞海洋漁業資源。中國加入協定后,將嚴格依據規定對進入中國港口的日本涉漁船舶展開檢查,這無疑會對日本非法捕撈行為形成有力約束。韓國方面,其漁民在黃海等海域越界捕撈現象時有發生,擾亂地區漁業秩序。中國嚴格執行協定,將進一步規范相關海域漁業活動,對韓國漁民越界捕撈行為起到警示作用。
菲律賓近年來在南海爭端中動作頻頻,其漁民在南海非法捕撈行為愈發猖獗,且馬科斯政府變本加厲,妄圖借助外部勢力侵犯中國海洋權益。中國加入協定,無疑是對菲律賓在南海不當行徑的有力回應。今后,菲律賓非法捕撈漁獲物進入中國港口的渠道將被切斷,在南海的非法活動空間也將被大幅壓縮。
貿易(資料圖)
展望未來,中國加入協定后,將持續加強與各國在漁業領域的合作交流,積極參與國際漁業治理規則制定,為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貢獻中國智慧與力量。同時,中國也將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優化國內港口管理流程,提升漁業產業現代化水平,推動漁業高質量發展。
此次中國加入協定,不僅是對全球漁業治理的積極貢獻,更是對維護國際海洋秩序、保護海洋生態環境的鄭重承諾。日韓菲等國應認清形勢,遵守國際規則,共同為全球海洋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而非繼續在非法捕撈等錯誤道路上越走越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