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見萬宜訊—2025年4月23日,上海國家會展中心5.1號館內,大眾汽車以“眾進·向新”為主題,全面展示其“在中國,為中國”戰略的深化成果。作為中國汽車工業發展的長期伙伴,大眾汽車通過三家合資企業的協同創新,推出覆蓋多動力形式的智能網聯產品矩陣,展現其扎根中國市場四十年的轉型決心。
戰略布局:三年推超30款新車
面對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多元化需求,大眾汽車宣布未來三年將在各細分市場推出超過30款新一代智能網聯車型,涵蓋純電、插電混動及增程式技術路線。這一戰略首次將增程式車型納入核心產品序列,其中上汽大眾ID.ERA概念SUV憑借高效混動系統實現超1000公里綜合續航(CLTC工況),直擊長途出行痛點。純電領域,大眾安徽ID.EVO概念車搭載800V高壓平臺,配合寧德時代新一代電池技術,實現10分鐘快充300公里的高效補能。
技術根基:本土研發體系突破
大眾汽車(中國)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CMP模塊化平臺與CEA電子架構,成為支撐戰略落地的核心技術。CMP平臺通過模塊化設計兼容多種車型開發,CEA架構集成智能駕駛、座艙交互與車聯網系統,實現整車成本優化40%、研發周期縮短30%。目前,基于該架構的L2++級導航輔助駕駛系統已進入場景驗證階段,計劃2026年實現全功能覆蓋。
產品創新:差異化設計詮釋本土DNA
三款概念車集中呈現合資企業的技術特色:
l一汽-大眾ID.AURA
:緊湊級純電轎車,2760mm軸距打破空間局限,配備L2++級智能駕駛系統與創新儲物方案,重塑家用出行體驗。
l上汽大眾ID.ERA
:全尺寸增程式SUV,六座布局搭配Smart Surface交互屏與中文AI助手,打造移動辦公場景新范式。
l大眾安徽ID.EVO
:全時互聯純電SUV,金色燈帶中線融合沃爾夫斯堡狼標元素,800V平臺與動態燈語系統彰顯技術美學。
生態協同:深度融入中國產業鏈
大眾汽車通過本土合作加速技術落地:與寧德時代聯合研發的電池技術進入量產階段,顯著提升能量密度與安全性能;與華為合作開發的車載系統實現毫秒級響應;基于中文大語言模型的AI助手支持多輪自然對話。這些成果已應用于最新概念車型,其智能座艙語音識別準確率居行業前列。
可持續發展:全鏈路綠色實踐
大眾汽車承諾2026年實現中國工廠100%綠電供應,ID.EVO概念車采用35%再生材料內飾,電池組可回收率達95%。在基礎設施端,三年新增3000根超充樁的計劃將構建覆蓋90%地級市的補能網絡,形成從生產、使用到回收的環保閉環。
四十年再啟新程
從首輛桑塔納(參數丨圖片)下線到智能電動化轉型,大眾汽車始終與中國市場同頻共振。正如大眾汽車乘用車品牌中國CEO孟俠所言:“我們通過三家合資企業的協同創新,為中國消費者帶來更具競爭力的產品選擇。” 三款概念車的燈光漸次點亮,不僅映照出大眾汽車的技術實力,更勾勒出一個跨國企業深度本土化的創新圖景。隨著“眾進·向新”戰略的推進,這場始于中國市場的轉型實踐,或將重塑全球汽車產業格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