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23日訊“廢漆桶、邊角料等固體廢物不能露天堆放,要立即整改。”“不同種類的固體廢物要分類存放,中間有明顯間隔,比如可以設置過道、圍欄等等。”日前,青島市生態環境局即墨分局執法人員在突擊檢查包裝印刷企業的行動中,一邊嚴懲嚴處環境違法行為,一邊細心指導企業如何整改。
▲生態環境部門下沉一線經常性開展座談活動,傾聽企業訴求。
執法監管與服務指導并行,一直是生態環境部門執法活動的傳統。從鐵腳板到數智云,從事后罰到事前防,從單純管到延伸幫。近年來,青島市生態環境局即墨分局聚焦服務高質量發展,積極打造“源頭預防、關口前移”執法服務模式,大力推行“有感服務”“無感式執法”,進一步優化執法方式、規范執法行為、提升執法效能,引導企業自覺守法,實現執法效能與營商便利“雙提升”。
▲執法人員通過移動執法APP即可實現對企業的非現場監管。
智慧監管前置,減少入企檢查頻次。豐富前端感知體系,先后組織79家重點企業安裝污染源自動監測設施,38家重點企業安裝用電監控設施,156家重點企業安裝視頻監控設施,其中生物質鍋爐視頻監控73家,輻射單位4家,形成了以用電監控、固廢管理、輻射監管等系統為主的多個在線監測監控平臺和智慧執法監管平臺的“N+1”型生態環境執法新模式,通過以上遠程監管手段,精準識別企業監測數據異常、排放量超標、環保設備運行異常等潛在環境風險,減少現場檢查頻次。今年以來,全區開展生態環境非現場執法367次,入企檢查頻次同比壓減12.5%,2024年通過非現場執法手段發現并查處環境違法行為7個,占總立案數比例為8.4%,摒棄了過往“廣撒網”式的多次檢查方式,實現生態環境監管執法由人員普及型向數字智能型轉變。
▲通過遠程監管手段,可以直接線上督促企業整改問題。
事前預警預防,減少事后處罰壓力。實施差異化監管機制,將613家環保信用優良企業納入執法“正面清單”,借助“數據篩查+靶向預警”非現場執法模式,提前介入指導企業整改隱患54項,有效降低企業的違法風險。制定生態環境輕微違法免罰清單,規范行政處罰裁量標準,近兩年以來對非主觀惡意且未造成嚴重后果的20起案件依法免予處罰或從輕處罰,減免金額94萬余元,采取說服教育、勸導示范、警示告誡、指導約談、信用承諾等方式,教育、引導、督促當事人提升法律意識和主體責任意識。通過“包容審慎+精準裁量”雙向發力,引導企業自覺守法、主動糾錯,增強市場主體獲得感。
▲執法人員在嚴格監管的同時,更注重幫扶指導。
幫扶指導跟進,增強為企服務意識。建立“執法—整改—修復”全周期幫扶機制,對受處罰企業實行“一企一策”跟蹤指導,通過專人包聯、技術幫扶等方式協助整改環境問題21個。深化信用修復服務,開辟“線上申請+限時審核”綠色通道,2024年完成68家次企業信用修復,同步指導企業完善環保管理制度46項,推動實現從“處罰懲戒”向“合規經營”轉變。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對企業生產經營中遇到的生態環境法律及生態環境案件的裁判規則、司法解釋等內容提供集中咨詢服務, 2024年累計開展送法入企、企業環保法律服務日和企業家座談會等活動26場,持續壓實企業環境保護主體責任。
青島市生態環境局即墨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持續改進和優化執法方式,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全力做好生態環境監管工作,助力區域企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閃電新聞記者 蘇發東 通訊員 即墨區融媒體 譚嘉平 劉海豹 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