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見萬宜訊—2025年4月22日,汽車新銳全媒體聯盟主辦的智能與新能源汽車峰會在上海舉行,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姚景源、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總工程師葉盛基等近百名政產學研代表參會。峰會聚焦當前汽車產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圍繞新能源汽車安全、智能駕駛規范、全球化布局等議題展開深度討論。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已連續十年全球第一,汽車出口量2025年一季度達154萬輛,同比增長16%。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盡管當前出口增速較2024年同期有所放緩,但中國車企在東南亞、南美等新興市場的布局正逐步深化。“全球南方國家市場的增量空間,仍然是中國汽車出口的重要支撐。”他指出。
針對產業轉型痛點,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總工程師葉盛基強調:“新能源汽車安全必須作為底線。”他直言目前行業存在對智能駕駛技術夸大宣傳的現象,可能誤導消費者認知。這一觀點得到與會企業的積極響應。
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姚景源從宏觀經濟視角提出發展建議。這位曾在一汽工作十余年的經濟學家指出,當前汽車消費對穩定經濟大盤作用顯著:“相比樓市股市,車市更需政策持續發力。”他呼吁加快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推動下沉市場服務網絡完善。數據顯示,2025年一季度縣域市場新能源車銷量同比增長21%,但充電樁覆蓋率不足35%的問題依然突出。
國家信息中心新能源汽車業務副總監殷丹在峰會主旨演講中,系統剖析2025年一季度新能源乘用車市場特征:在政策驅動效應下,15萬元以下中低價位市場持續擴容,自2023年二季度起,該細分領域市場份額保持逐季增長態勢;純電車型憑借微型車市場突破實現滲透率新高,但需警惕3月A00級車型銷量激增的偶發性波動;面對行業競爭格局演變,企業需著力提升產品技術含量與運營效率,構建差異化競爭優勢。
峰會現場匯聚東風汽車、江汽集團、猛士科技、嵐圖汽車、吉利汽車等30余家車企代表,涵蓋自主品牌、合資企業與新勢力陣營。汽車新銳全媒體聯盟會長樊先榮表示,當前行業既要應對外部貿易壁壘增強的挑戰,也需化解智能化進程中的安全焦慮。“從產銷規模擴張轉向質量效益提升,這是中國汽車走向成熟的必經之路。”
這場匯聚行業智慧的對話,為中國汽車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標注了新的坐標。這次峰會對于了解國家宏觀經濟形勢,以及汽車產業發展現狀和趨勢,也提供了良好平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