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濟各死后,中方提出了一個期望,梵蒂岡是否能滿足呢?普京又為何不出席教皇的葬禮?
日前,88歲的教皇方濟各因為中風去世,梵蒂岡方面表示,對于方濟各殯葬儀式將從簡舉行。為什么?因為這是方濟各所期待的,方濟各生前就比較克制自身權力,不光拒絕了神職人員的多項特權,并且也曾推動了一項教皇殯葬禮儀的簡化政策。
教皇方濟各的這一生,對世界做出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比如他主張調停俄烏沖突、巴以沖突,也曾對美國的移民政策作出批評,但即便如此,美國的政客出于個人信仰和政治影響等因素,依舊不敢不對方濟各表示尊重,比如美國總統特朗普在1.0時期就曾攜全家到訪梵蒂岡拜見教皇,美國副總統萬斯也曾千求萬求地和教皇會面,然而在跟萬斯會面結束之后不到24小時,教皇就去世了,全球超13億天主教徒、熱愛和平者無不痛心,萬斯也因此遭到全球的“網暴”。方濟各死后,特朗普再次表態,說自己將再次攜夫人一起前往梵蒂岡,出席方濟各的葬禮。他還要求全美政府機構、軍事單位都降半旗表示哀悼。從表面上看,特朗普似乎只是想對教皇表示尊重,但事實真的如此嗎?恐怕并不是,因為教皇葬禮,大部分國家的政要都會出席,在美國的“對等關稅”席卷全球,并遭到全球大部分國家反抗的情況下,特朗普未嘗沒有搞一場“葬禮外交”的想法。
接下來,說兩個關注點,第一,俄羅斯方面已經明確了總統普京不會去,但俄方會派代表團去。那么這是否說明普京不尊重方濟各呢?并不能這么說,首先,普京其實是對方濟各抱有好感的。因為方濟各曾公開呼吁俄烏止戰,并且十分明確的指出俄烏沖突爆發的根源就是北約東擴。普京本人也在方濟各去世當天,肯定了方濟各的積極貢獻,并對他給予高度評價稱方濟各是“人文主義和正義的捍衛者”。既然普京和方濟各沒有嫌隙,那普京為何不出席方濟各葬禮呢?兩方面原因,一來,因為普京身上是背負著“通緝令”的,歐洲國家大多都是《羅馬規約》的締約國,有履行逮捕普京的義務。而梵蒂岡連一個師的兵力都沒有,又身處歐洲腹地,普京本人出席葬禮顯然不是一個明智選擇。另一方面,方濟各生前呼吁俄烏止戰,要通過談判結束俄烏沖突,普京現在正在完成方濟各的遺愿。按照俄方的說法,俄羅斯現在正在和美國就俄烏問題展開“詳盡和嚴肅”的討論。如果沒記錯的話,這是俄羅斯罕見使用這類詞匯來形容和美國的談判,這釋放的信號是清晰的,這場談判很重要。在如此重要的情況下,普京也有必要坐鎮中賬。
那么另一個關注點,就是方濟各死后,梵蒂岡是否會對華轉向。盡管中梵兩國并沒有建交,但方濟各的對華態度是友好的,他就曾多次用“偉大”一詞來形容中國,并且也在盡可能地發揮自身影響力來讓西方世界正視中國,比如他就曾呼吁西方“不要害怕中國”。這么一位特殊的溫和人物去世,不少中國人都會感到痛心和惋惜。中方就送給了梵蒂岡10字:“推動中梵關系持續改善”。那么接下來,梵蒂岡會發生轉向嗎?說實話,不排除這個可能。原因有三:一個是美國的影響力,特朗普要參加葬禮,樞機主教們可能會感到壓力,從而選出一位更貼近美國利益的新教皇。第二,是猶太集團的影響力。方濟各同情加沙人民,引來以色列的不滿,所以猶太集團大概率會趁這次教皇選舉機會扭轉局勢。第三,則是梵蒂岡的傳統。樞機主教選舉新教宗時,會有意識地進行左右修正,前后端水。有句諺語叫“胖教宗之后必是瘦教宗”,形容的就是梵蒂岡的教皇選舉,選擇與上一任觀念相反的新教宗,來維持總體價值傾向平衡。梵蒂岡這套選舉制度也用了快兩千年,必然有它的合理性。所以不出意外的話,保守派紅衣主教將成為下一任新教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