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阿里拍賣官網上迎來一宗備受市民關注的資產拍賣,拍品是大自然房地產開發集團有限公司(破產清算)持有的對外應收款項,總計1.8749億多元,而這宗拍賣最終的成交價為101萬多元。
為何拍下價只有101萬多元?
大自然房開在市區曾有一定的知名度,這次有這么多對外應收款項被拍賣,也引起不少市民討論。
這1.8749億多元對外應收款項到底是什么?阿里拍賣官網上公布的《應收債權明細表》顯示,拍品所有人為大自然房地產開發集團有限公司(破產清算),已經披露的17筆款項中,大部分為來往款與借款及利息。
記者查詢拍賣歷史記錄,發現這個拍品早在去年8月份就上過拍,首次起拍價為1.8749億元,結果因無人報名而流拍,后多次打折上拍又流拍,這回已是第11次上拍。
這次起拍價為41萬多元(僅為首次起拍價的千分之二),吸引兩人報名,他們競價23輪才分出勝負,成交價為101萬多元,溢價率達146%,而上次流拍的起拍價為82萬多元。
這1.8749億多元,容易回款嗎?
值得一提的是,記者在《應收債權明細表》里看到,一家名為“溫州市華特利典當有限責任公司”的企業欠有4600多萬元的借款及利息,但其備注欄顯示“企業已吊銷”,這也是17筆款項中最大的一筆。此外,有家房地產開發公司欠下1800多萬元的借款及利息,但這筆債務已過執行時效;還有一家貿易公司欠下2500萬多元的借款及利息,這家公司已破產并注銷……
經統計,這份《應收債權明細表》的備注欄里寫上“吊銷”“注銷”“過執行時效”等字眼的款項,累計已超9000萬元。
在阿里拍賣官網的“拍品介紹”版塊有份《特別說明》,里面用紅色字體標明:管理人對相關應收款項的真實性、合法性、可回收性不做任何承諾和擔保。拍賣標的可能存在著瑕疵或尚未發現的缺陷(該瑕疵和風險將導致應收賬款和其他應收款部分或者全部無法收回等風險)。
這份《特別說明》還用較大篇幅進一步說明潛在風險:本次拍賣所涉應收款項為管理人根據截至大自然房地產開發集團有限公司申請受理日的財務資料賬面記載的情況所作的一般性描述,數據不一定精確。管理人無法提供除接管到的財務資料以外的支持性文件,對外債權可能全部或部分無效、不存在、真實性存在瑕疵……
風險如此大,為何還有人競拍?
業內人士介紹,這筆1.8749億多元的債權在業內屬于大額不良資產,拍下這筆債權后就有權向欠債方追討債務,專門有一批機構從事不良資產的管理運作,這類機構有專業的財務核算與追債團隊,可能經過他們的調查分析,他們有把握追回一部分債務甚至從中發現了某些財產線索,要是能追回10%的債務,那也算“血賺”。
“還存在另一種情況,在金融市場上,不良資產也算一種資產,現在也有不少人去競拍這種巨額債權。但這些競拍者未必真想靠討債賺差價,他們的真實目的可能是想擴充資產負債表以利于融資。”業內人士表示,無論是追討債務還是融資等,都需要相當專業的團隊與復雜的金融操作手段,普通市民做不了這種生意。
來源 溫州晚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