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4月23日電 (歐陽易佳)核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核事業發展的生命線。生態環境部今日舉行4月例行新聞發布會。會上,生態環境部核設施安全監管司司長李治國表示,目前,我國國家級輻射環境質量監測網設立了1835個監測點,覆蓋了全國所有地級及以上城市、重要邊境口岸、核設施周邊以及其他重要邊境地區。從監測數據看,多年來我國輻射環境質量保持良好。
“提到輻射,很多人擔心影響健康。其實輻射無處不在,在我們生活里面,有來自太空的宇宙射線分布在我們的每個角落,在日常環境中的土壤、空氣、食物和水都有一定的輻射,所以就輻射來說,‘你見與不見,它就在那里’。”李治國說。
“大家不要害怕,不要擔心。”李治國認為,“就輻射來說,一個人一年受到100毫希沃特以下的輻射,在醫學上是觀察不到對健康的損害的。這個希沃特是輻射劑量的單位。毫就是毫米的毫,是千分之一,10的負3次方。”
李治國表示,對于核能開發等活動,國家標準有嚴格的要求。對于普通公眾,人為活動導致的年有效劑量不超過1個毫希沃特,這比天然照射的水平還要低。
“在環境影響方面,多年監測結果表明,我國核設施周圍輻射環境水平一直保持良好,與20世紀80年代天然環境輻射本底調查相比,我國核設施周圍輻射環境沒有明顯變化。”李治國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