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段思瑤 每經編輯:孫磊
“今年中國汽車市場的競爭愈發白熱化,從價格戰打到智駕戰,從產品力比拼到品牌力較量等等,一汽-大眾大眾品牌也不能置身事外,會用產品、技術和轉型決心投入到這場競速中。”4月22日,一汽-大眾(商務)副總經理,一汽大眾銷售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吳迎凱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
在4月23日開幕的2025上海國際車展上,一汽-大眾首發亮相了大眾品牌全球首款CMP平臺概念車ID. AURA。吳迎凱表示:“ID. AURA是一汽-大眾面向未來的新能源造型設計,這款車定位純電緊湊型轎車,主要面向中國的年輕家庭。”
同時,在“三步走”智駕路線圖下,一汽-大眾大眾品牌提速補強自身智能化,已對外亮相了其全自研的智慧座艙。據吳迎凱透露:“這款智慧座艙由一汽-大眾團隊主導,基于中國用戶的需求進行定義與研發,相關全新功能將陸續應用于未來車型。”
借智能化搶占更多燃油車市場份額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國內燃油車市場銷量為275.6萬輛,同比下滑4.8%。在這一市場背景下,今年3月,一汽-大眾實現整車銷量15.4萬輛,燃油車銷量同比增長1.4%,其中大眾品牌實現銷量8.7萬輛,燃油車市場份額同比提升1.1個百分點。
“隨著未來更多新能源產品的布局,一汽-大眾會在‘油電混共進’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吳迎凱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一季度,一汽-大眾大眾品牌推出了全新探岳L、邁騰眾享款280TSI豪華型燃油車型。在2025上海車展上,全新攬境亮相,預計將在今年上半年實現上市。此外,全新一代速騰、全新攬巡等燃油車型均將在今年內陸續上市。
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面對不斷萎縮的燃油車市場,一汽-大眾欲借智能化來增強產品競爭力,搶占更多市場份額。今年3月,一汽-大眾對外發布了燃油車智駕方案落地三步走的智駕路線圖,預計在今年9月達到智駕2.0階段,即實現端到端大模型上車,可覆蓋95%城市場景和100%高速場景,保證燃油車的智駕平權。
“國內燃油車市場預計會保持1000萬輛/年的市場規模。”吳迎凱表示,從2026年起,一汽-大眾大眾品牌將在“油電混共進、油電混全智”的策略基礎上,在多個細分市場推出10款全新車型,其中包括5款純電、2款插電混動、2款增程式混動,以及1款全新燃油車型。
大眾、小鵬合作成果落地
據吳迎凱透露:“ID. AURA概念車將搭載全新的CEA電子電氣架構,可無縫地與人工智能座艙、智能駕駛輔助系統等多種技術融合,帶來更智能的互聯體驗、更快的響應速度,以及更先進的座艙智能化體驗。”
CEA架構被視為大眾汽車集團開啟中國智能網聯汽車時代的關鍵“鑰匙”。此前,大眾汽車集團已與小鵬汽車簽署了電子電氣架構技術戰略合作聯合開發協議,雙方將合作開發CEA電子電氣架構。自2026年起,國產大眾汽車品牌的純電動車型(包括基于CMP和MEB平臺開發的車型)將搭載CEA架構。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資料圖
搭載CEA架構的ID. AURA概念車亮相后,意味著第一波自主反哺合資的合作成果落地。從2024年以來,已有多組中外車企簽署技術戰略合作協議,除了大眾和小鵬,還有Stellantis集團和零跑,捷豹路虎和奇瑞,馬自達和長安汽車等。
自主反哺合資,為后者帶來的改變是更快的產品節奏。據吳迎凱向記者透露:“CMP電動平臺與CEA電子電氣架構這一套組合,為一汽-大眾車型從研發到上市的速度提高超過了30%。”
接下來,一汽-大眾將在新一代產品開發中發揮主導作用,告別過去依賴外來“技術輸入”的被動局面。“我們正在由全球協同向本土主導邁進,一汽-大眾將深度參與本土化商品定義及研發,承擔更多開發責任,不斷提升一汽-大眾在商品定義、開發節奏與用戶場景塑造方面的主導作用。”吳迎凱表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