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上海援疆葉城分指接續奮斗的關鍵一年。全體援疆干部人才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引領,聚焦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圍繞“民生為本、產業為基、文化鑄魂”主線,在葉城大地上書寫了一份有溫度、有質感的援疆答卷。一年來,累計實施24個援疆項目,民生領域投入占比超80%,惠及群眾超50萬人次,用實干實績回應“援疆三問”。?
上海援疆葉城分指副指揮長陳詩
在依提木孔鎮,清澈的自來水通過新鋪設的276公里管網流入3000戶家庭,4萬群眾告別“吃水難”;17.2公里鄉村道路貫通后,農產品進城時間縮短一半,最讓群眾津津樂道的,是拔地而起的市民體育活動中心,這里已成為青少年足球訓練的熱門場地。通過“足球進校園”工程,上海市足協捐贈的400個足球在51所中小學傳遞,培養出3支縣級青少年足球強隊。
醫療援疆交出亮眼成績單:投入1.9億元新建和改造葉城縣醫療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醫療場所綜合服務功能,使結核病發病率較2018年下降90%;跨越4700公里的“生命奇跡”更令人動容——在上海醫療團隊和慈善機構接力救治下,脊柱側彎達98度的維吾爾族女孩姑麗娜孜重獲新生,成為滬疆情誼的生動注腳。??
伯西熱克鎮的千畝石榴園里,新獲國家地理標志認證的薄皮石榴通過冷鏈物流直供長三角,帶動300余農戶年均增收2萬元。在恰爾巴格鎮林果加工基地,核桃油、玫瑰花醬等精深加工產品走俏上海商超,全年消費幫扶銷售額突破8000萬元。更引人注目的是喬戈里峰登山大本營建設,隨著20批上海游客“寶葉號”包機游的啟動,葉城文旅產業迎來新機遇,全年旅游收入同比增長很多。
教育醫療“組團式”援疆成效顯著:55名上海教師帶教的155名“青苗”教師中,12人獲評縣級教學能手;寶山名醫工作室開展的42臺高難度手術,填補當地醫療技術6項空白。人才培育網絡越織越密——137名鄉鎮干部赴滬“取經”后,帶回社區治理“寶山經驗”;33批1342名本地人才在上海實訓,孵化出電商直播、智慧農業等8個創新項目。?
昆侖國學書院成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新地標,國學講堂、非遺展演等200余場活動吸引5萬人次參與。更溫暖的是1049個公益崗位托起困難家庭希望,200萬元愛心物資涌向西合休鄉等偏遠地區,“民族團結一家親”結親活動中,援疆干部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解決實際困難327件。
一年砥礪,碩果滿枝。葉城分指不僅斬獲喀什地區“昆侖杯”優質工程等7項榮譽,更在群眾心中樹起口碑。隨著市民事務受理中心、職業技術學校等項目的投用,一幅幅民生“實景圖”正轉化為各族群眾的幸福笑臉,續寫著“寶葉一家親”的嶄新篇章。
原標題:《?滬疆同心繪新篇,葉城大地結碩果!上海援疆葉城分指交出高質量民生答卷》
欄目編輯:顧瑩穎 文字編輯:趙菊玲 圖片來源:上海援疆葉城分指
來源:作者:上海援疆葉城分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