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等生,你為什么不快樂?
在眾人羨慕的目光中,一部分成績優異的孩子正默默承受著難以言說的迷茫。當教育競爭越來越激烈,當家長為孩子規劃好每一步時,有些優等生卻陷入“明明很優秀,卻感受不到快樂”的困境。
這種現象背后,藏著兩個不容忽視的原因:一是“空心病”的蔓延,二是過度保護帶來的獨立性缺失。“空心病”像一堵透明的墻,隔開了孩子與真實的生活。他們能解出復雜的數學題,卻回答不了“我為什么而活”的困惑。當人生目標只剩下“考得更好”,精神世界便如同被抽空的容器,表面光鮮,內里荒蕪。
另一方面,家長的過度關愛正在無形中剝奪孩子的成長機會。從挑選興趣班到規劃交友圈,許多孩子的人生像被精心編排的劇本,每一步都有人護航。這種“全方位保護”看似減少了挫折,實則讓他們失去了試錯和獨立思考的能力。當這些孩子走出父母的羽翼,面對現實世界的選擇與挑戰時,往往會陷入手足無措的焦慮。
或許正是我們重新審視教育方式的時候了:是繼續追逐更高的分數,還是該留出空間,讓孩子聽見自己內心的聲音?
讓我們一起來聽聽教育專家怎么建議——
■上海市盧灣高級中學黨總支書記周雯婕:治愈孩子“空心病”,從“批改答卷”到“遞出畫筆”
■靜安區家庭教育指導中心主任陳小文:家長“共情”失當,守護“太殷勤”反縛成長羽翼
本期話題主持:新民晚報記者 陸梓華 馬丹
原標題:《新民·教育星球|成績單滿分,幸福感清零,成長之惑如何解?》
欄目編輯:郜陽 文字編輯:陸梓華 馬丹 題圖來源:新民晚報制圖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馬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