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在莒縣田間地頭,農機鬧春耕,農人忙農事,忙碌的身影隨處可見,勾勒出一幅“人勤春早”的生動畫面。
抓宣傳強服務 打好春耕“保衛戰”
近日,莒縣2025年冬春農民大培訓暨高素質農民跟蹤服務如期開展,“每年都參加農業技術培訓,專家指導選種用肥用藥,莊稼長勢好了很多!”洛河鎮村民杜以洪高興地說。
為保障春耕生產,莒縣緊盯春耕備耕黃金期,主動提供技術指導服務,組織農技人員、農村實用人才、“土專家”等力量成立技術服務隊,圍繞主導產業和農業產業實際,開展技術培訓、科普宣傳、現場講解等活動,面對面、點對點提供技術指導。
同時,積極發揮聯動宣傳效應,采取“線上+線下”宣傳方式,通過各村微信工作群、張貼宣傳欄等指導村民做好病蟲防治、肥料使用等技術問題,全方位宣傳種糧補貼、農機購置補貼、小額信貸等惠農政策;組織工作人員進村入戶宣傳各項助農惠農政策、良種良法、農機安全、農業保險等信息,主動為群眾答疑解惑,掀起春耕生產熱潮。
抓機械促協同,提升春耕“加速度”
人與機械共春耕的場景在日照市明眾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的農田里上演:無人機撒藥,鉤機平整土地,拖拉機等農耕機械在農田翻耕,田地里濺起點點泥土,花生地里一壟壟整齊的田地逐漸呈現,猶如在大地上畫出一條條線譜。經過翻耕作業,沉睡了一個冬天的土地舒展“筋骨”,沐浴春日暖陽。
“目前,合作社共有11臺無人機、4臺無人駕駛拖拉機,每年每畝節約人工成本約100元。”該合作社理事長邵明眾說道。
與此同時,劉官莊鎮農業機械制造企業推出的履帶式遙控農機,更以靈活、安全的特性破解了丘陵山地機械化難題。
據了解,正常情況下,一臺農耕機一天可以翻耕和開壟溝30畝左右,機器的高效作業,大幅提升了耕作效率,還降低了成本。
為讓春耕有個好收成,劉官莊鎮農戶們也把春耕工作早早提上日程,去年提前預訂翻耕農機,有微型耕耘機、旋耕機、植保無人機等,進一步提升了全鎮農業機械化水平,助力鄉村振興。
抓產業優結構,拓寬春耕“增收路”
在曲坊現代農業產業園智能化連棟膜溫室里,朵朵玫瑰嬌艷欲滴、香氣四溢,工人們正忙著壓枝、抹芽、采花。包裝車間內,分揀、包裝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
近年來,招賢鎮因地制宜,發揮優勢,搶抓機遇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推動傳統種植農業向設施農業和現代化農業升級轉型,助力鄉村振興。
“我們采用智能化無土栽培,玫瑰花莖桿粗壯、花蕾飽滿、色澤鮮艷。每年有1700萬支鮮切玫瑰花從這里運往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招賢五彩現代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總工程師趙善興介紹。
趙善興向筆者算了一筆賬:一座占地2畝的玫瑰大棚,一年3季可以產花6萬枝。雖然銷售價格受節日影響波動明顯,但即使在平時銷售,每束的平均價格也在10元左右,除去購買化肥和農藥的花費3600多元,單棚年收益超過6萬元。采用新技術種植高品質玫瑰,價格高、前景廣。
(大眾新聞記者 栗晟皓 通訊員 張文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