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合資品牌的新能源事業在大眾眼中都不怎么樣,不是“油改電”,就是不智能,與新能源時代嚴重脫節,還被大家冠以“老舊”的稱號。但近些時間,合資品牌意識到了中國市場的重要性,無論是和中國技術/車企合作,還是努力自研追趕,其成果都體現在了新一代的產品上。
(圖片來自長安馬自達)
4月23日,第二十一屆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正式開幕,長安馬自達舉行了新車發布會,陣仗很大,大概是花了不少心思做宣發。電車通受邀參加,見證了全新車型EZ-60的全球首發。
有長安和馬自達這層合作關系,可能有人對EZ-60的第一印象就是深藍S07的“換殼版”。看完發布會之后,小通只能說,刻板印象還是要改改了。外觀上,EZ-60大概是馬自達魂動設計概念車的量產版本,保留了大部分概念設計,車頭既有科技感,也有屬于馬自達自己的ID特征。
官方表示,他們為車身設計了9組風道,布局了7處空氣動力優化組件,前艙蓋、分體式大燈兩端,以及C柱的位置,馬自達甚至設計了專門的空氣動力優化套件,整體風阻優化達到60.8counts,通過一系列的風阻系數優化,整車續航能夠延長41km。
除了駕駛樂趣,馬自達的設計是行業公認的,但為了跟上新能源時代,座艙智能化、舒適性等各種指標,難免會變成“新勢力的形狀”。這并不是壞事,市場的聲音不可違,小通甚至覺得EZ-60還做得挺好。
(圖片來自長安馬自達)
其中控臺搭載了一塊26.45英寸的一體大聯屏,不是兩塊屏幕的拼湊,屏幕模組厚度為9.5mm,最窄邊框處僅有6.4mm,視覺效果要更一體,內容顯示也可以根據需求自由切換,這是兩塊拼接屏幕做不到的。
至于音響和內飾用料,EZ-60幾乎是按照著國內的主流用車需求提供的。
智能化這一塊,EZ-60的硬件也不過時,甚至還走在前面。官方表示,其智能座艙配備了一塊全球首發的4nm智艙芯片,GPU算力達到1.8TFLOPS、APU最高可達20TOPS。智能汽車時代,芯片硬件決定了座艙體驗的下限,也代表后續OTA的空間,一塊好的旗艦芯片對汽車的意義遠比以前重大。
EZ-60還全系標配L2級組合輔助駕駛,配備5個高清攝像頭+5個毫米波雷達+12個超聲波雷達,覆蓋200+個高頻使用場景,擁有30+個行泊一體輔助功能,AEB剎停速度為80km/h。小通還是那句話,輔助駕駛的目的是為駕駛員減負,不能讓車完全自己開。
看最近的合資品牌新車型能夠發現,合資品牌對新能源的態度明顯積極了很多,開始主動迎合主流的新能源設計,并尋找借鑒與原創之間的平衡,不再以犧牲用戶學習成本來維持設計原創,這是好事。
當然,在聲量和曝光完全傾向新勢力的今天,虛心進步的合資品牌,也是時候要考慮一下,如何讓市場看到自己的決心和態度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