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中國訊(張峰 斯日木恩)內蒙古自治區烏海市烏達區政法系統深化黨建引領效能,踐行大黨建系統思維,強化“抓黨建、帶隊建、促業務、樹品牌”工作思路,持續推進堅強堡壘“模范”支部創建,聚力打造“筑安紅柳”融合體系,全面激活基層組織“紅色細胞”,釋放黨建核心動能優勢,助推政法工作現代化高質量發展。
加強創新理論武裝,提升政治素養。構建“學、思、踐、悟”的閉環運行機制,有效破除學用“兩張皮”現象,以思想淬煉引領政治歷練,以實踐鍛煉促進專業訓練,形成“知行合一、學用相長”的良性循環。通過建立“交流輪崗”“交叉督導”等機制,打破政法單位間組織壁壘,實現12個基層黨組織、300余名黨員干警常態化學習交流。依托“政青春”青年黨員干部講黨史評比活動,推行“情景黨課+移動課堂”,實現理論供給精準適配。截至目前,累計開展警示教育大會1次,集中學習和研討17次、講紀律黨課6次,開展普法宣傳20余次,舉辦趣味知識競賽、聯合黨日活動11次,參觀警示教育基地、“小三線”軍工文化紀念園等5次,參與黨員干警700余人。
打造特色黨建品牌,賦能系統發展。創新“黨建+政法”五聯協同機制,縱深推進“一支部一品牌”創建工程,通過“標準聯建、隊伍聯育、陣地聯用、活動聯辦、成效聯評”實施路徑,培育形成“依法護航·共筑紅柳”“法治先‘楓’護企筑‘橋’”5個黨建子品牌矩陣。
政法委機關黨支部聚焦為基層減負賦能工作,在全區建成并投入使用10個鎮(街道)基層服務站,22支“三官一律一專家”服務團隊、285名法學會會員全面駐站服務,累計參與法治服務實踐活動30余次。法院黨支部深入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在自治區成立首家涉企民商事專業化法庭,為企業提供“一站式”訴訟服務。截至目前,共受理涉企案件445件,已結385件,結案率86.52%,聯動化解矛盾糾紛11件,為企業節約訴訟費約14萬元。公安分局黨委推動全警扎實開展“夏季行動”“利劍行動”等集中行動,圓滿完成“7.31”全國電詐集群戰役和“9.19”跨境網絡賭博案。
推動黨建業務融合,提升服務效能。創新驅動“雙促共進”,將組織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和服務品質,推動黨建與政法業務實現價值共生。
堅持創新做實“一線工作法”“臨時搭桌”辦公議事的模式將“流動辦公桌”作為綜治中心下延至群眾的“前哨所”,推動治理精度與服務溫度同頻共振。堅持“黨建+業務”融合,以“流動辦公桌”為載體,統籌公、檢、法、司等職能部門,下沉基層推動矛盾化解“一站式”、服務群眾“零距離”。依托“黨小組+網格員+單元長”基層微治理“鐵三角”治理體系,建立黨小組105個,科學設置網格148個,配備專職網格員140名、微網格長(員)229名、兼職網格員792名,選拔設置單元長360個。目前,全區兩級綜治中心共接待群眾萬余批,成功調解矛盾糾紛8000件。其中,區級綜治中心提供法律咨詢服務410次,解決勞動糾紛838件、法律糾紛127件、物業糾紛89件,調處疑難案件55件,成功率100%,切實做到應調盡調、案結事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