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中國訊(張峰 高健)為夯實基層治理根基,全面提升基層治理效能,今年以來,內蒙古自治區烏海市烏達區堅持在黨建引領下織密“微網格”、優化“微服務”、搭建“微議事”、拓寬“微場景”,圍繞“方式上有創新、服務上有亮點、主體上有多元、場景上有呈現”的總體目標,從做細做深做實微治理入手,扎實推動“‘細治入微’網格服務管理改革”項目落地落實,有效激活基層治理末端細胞,不斷增強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織密“微網格”,創新治理新模式。烏達區各鎮(街道)堅持以黨建引領為核心,推動基層黨建和基層治理深度融合,織密“街道黨工委-社區黨委-小區(網格)黨支部-樓棟黨小組”四級責任體系,并將全區科學劃分148個基礎網格,推動網格工作進樓入戶,健全網格事件閉環管理“街道吹哨、部門報到”機制。創新實施“五服務三保障”工作機制,并建立《五服務三保障清單》,整合便民服務、公共服務、政務服務等42項服務資源,向基層集聚、向網格下沉,推動服務力量向基層延伸、向網格報到,2025年累計解決路燈安裝、消防通道整治等民生問題1100余件。
優化“微服務”,激發治理新動力。建立“居民吹哨、樓長報告、網格匯總、社區響應、板塊聯動”機制,健全網格運行體系,全天候動態掌握小區、樓棟、住戶等相關情況,實時解決網格內鄰里矛盾糾紛、樓道堵塞、車輛停放難等各項“小煩惱”“小糾紛”“小隱患”,確保事事有回應,件件有著落。同時,創新群眾服務方式,采用流動辦公桌、政務服務直通車、網格(流動)議事廳、社區合伙人、民間調解品牌等方式方法,有效發揮社區關口前移作用,一方面,可以暢通群眾訴求表達渠道,化解基層矛盾糾紛,另一方面,可以提升群眾服務水平。2025年累計辦理老年證辦理、醫保代繳等高頻事項1.2萬件,累計解決居民訴求3200余件,辦事效率提升60%。
搭建“微議事”,解鎖治理新路徑。近年來,烏達區充分發揮社區在維護社會穩定、凝聚各方共識、暢通民主渠道、匯聚各方力量方面的作用,為居民群眾解困、解憂、解難。其中,以“流動辦公桌”為核心,延伸建立“網格議事廳”“樓門會客廳”“紅色議事廳”等機制,同時形成“六步議事法”,即民意收集、協商議事、分類處理、結果公示、跟蹤問效、制度完善,有效提升公眾參與度,讓廣大群眾暢論民情小事、參與治理決策,逐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新格局。目前,全區共打造網格工作室、居民議事廳、網格驛站160余個,有力推動小區路燈安裝難、物業管理費糾紛大、消防通道堵塞嚴重等32項各類實事有效解決。
拓寬“微場景”,呈現治理新氣象。烏達區以“場景營造”為基層治理突破口,聚焦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陣地功能升級,創新構建“1+4+N”服務矩陣(即1個黨群服務中心核心陣地,整合網格驛站、庭院圈、共享空間、志愿服務4類載體,延伸N項定制化服務),推動治理資源向“最后一米”下沉。打造“溫情庭院”“共享工具柜”“流動辦公桌”等特色場景,重點培育“一老一小”服務品牌,針對老年群體,構建“網格驛站+養老服務中心+上門服務”三級網絡,集成助餐、康養、文娛等20項服務;面向青少年群體,創新“第二課堂”“社工學院”等實踐平臺,聯動社會組織開設體育運動培訓、非遺文化課堂等特色課程。真正讓居民愿參與、能參與、樂參與,激發和凝聚基層治理的強大力量,用“微場景”營造良好氛圍,為提升治理效能增添助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