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觀眾沉浸式閱讀繪本
文/王曉慧
讀書日的終極意義,在于讓每個靈魂都能在文字中找到棲息之所。
4月23日,第三十個“世界讀書日”之際,一場別開生面的讀書分享會在匯愛大廈公益閱讀空間溫情上演。本次活動以“書香匯愛藝路同行”為主題,由北京市殘疾人服務示范中心與新華書店聯合主辦,旨在通過閱讀與藝術的融合,搭建殘疾人與健全人之間的心靈溝通橋梁,共同感受文化的魅力與包容之愛。
活動現場聽障作家王卉予創作的《電梯里的狗》成為焦點,該作品憑借獨特敘事和深刻情感內涵,入選了2024央視《讀書》精選年度童書及“原創圖畫書2024年度榮譽作品”十佳作品。
心智障礙青年參與硬筆書法體驗
首都師范大學副教授陳苗苗以細膩溫潤的講述,帶領觀眾深入繪本世界,通過電梯里人與導盲犬的溫暖邂逅,傳遞殘健共融的深刻內涵,讓聽眾在藝術審美中感悟包容力量。融合書法體驗環節特邀兩位心智障礙青年現場揮毫。他們以略顯稚拙卻真摯的筆觸,在宣紙上書寫對藝術的熱愛,與健全參與者共同完成書法作品,實現跨群體藝術對話。活動通過繪本共讀與書法共創的雙重藝術載體,成功打破文化參與壁壘。
心智障礙青年書法作品展示
活動現場以“文化+科技”的形式引入了前沿科技打造無障礙信息交互場景,配備了實時同聲字幕傳譯眼鏡及轉寫設備,使得聽障人士得以突破感官界限共享活動內容,為特殊需求觀眾構建起多維度的信息感知通道。這種沉浸式無障礙解決方案不僅打破了傳統活動中常見的溝通壁壘,讓殘疾人享受了科技紅利。現場嘉賓紛紛表示,此類創新形式不僅深化全民閱讀推廣,更以文化浸潤方式培育社會人文關懷,為構建包容性社會提供鮮活范例,彰顯“文化無障礙”理念的實踐價值。
聽障大學生佩戴字幕眼鏡參加活動
隨著活動的圓滿落幕,示范中心“書香匯愛藝路同行”世界讀書日活動不僅為殘障人士與健全人之間搭建了一座文化交流的橋梁,更在每個人心中種下了愛與包容的種子。相信在未來的日子里,示范中心將持續實踐“文化無障礙”,深化探索全民閱讀的融合路徑,聯合多方資源以更富創意的互動模式、更普惠的科技應用和更長效的參與機制,為構建“平等共享”的包容性社會注入持久動能?。
編輯:周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