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太空與您相伴的【第2557期】
“童心翱翔 航天畫卷”
四月的陽光潑灑在門球場的綠地上,在航天日來臨之際,一場關(guān)于星辰大海的奇妙旅程正在這里悄然展開。踏入場地,西側(cè)迎面懸掛的紅色橫幅率先映入眼簾,航天城社區(qū)“童心翱翔 航天畫卷”航天主題畫展,幾個白色大字在微風(fēng)中輕輕躍動,像極了宇宙飛船即將啟航的剪影。
場地兩側(cè)的展架上,四五十幅提前在人大附中航天城學(xué)校征集的繪畫作品如璀璨星群般鋪陳開來,有稚拙筆觸勾勒的火箭刺破云層;有蠟筆涂抹的宇航員在月球表面跳躍;甚至還有用錫紙拼貼的銀河漩渦,在陽光下閃著細(xì)碎的光。航天娃們圍在自己喜歡的作品前面,眼里閃著喜悅的光芒。
場地中央的綠地上,孩子們正化身“小小航天工程師”。扎著羊角辮的女孩跪坐在地,用藍(lán)色顏料涂抹畫布上的地球;穿條紋衫的男孩趴著描繪火箭尾焰,鼻尖沾著橘色顏料卻渾然不覺。家長們圍在四周,有的舉著手機捕捉孩子專注的神情,有的輕聲與鄰座交流畫作里的奇思妙想。一位爺爺戴著老花鏡,認(rèn)真盯著孫子筆下的“火星基地”,不住點頭:“咱們國家的空間站要是長這樣,可真了不起!?”
暖風(fēng)掠過畫紙邊緣,帶起一片沙沙輕響,仿佛是宇宙在回應(yīng)孩子們的想象。這方小小的門球場,此刻正化作連接現(xiàn)實與星空的舷窗——當(dāng)童真的畫筆遇上航天的夢想,每一筆色彩都在勾勒著屬于未來的宇宙藍(lán)圖。
而在這片充滿創(chuàng)意與夢想的天地間,航天娃們不僅繪出了對宇宙的無限向往,更種下了探索未知的種子。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些小小的航天工程師們,將帶著今日的夢想與熱情,踏上真正的航天之旅,為人類的宇宙探索貢獻(xiàn)自己的力量。
“童聲載古韻 書香啟新苗”
此外,他們還攜手航天城幼兒園舉辦“童聲載古韻,書香啟新苗”的讀書活動,共同開啟傳統(tǒng)文化之旅。
活動在寬敞明亮的階梯教室里拉開帷幕。社區(qū)書記劉淑敏以《問·學(xué)》為引,將求學(xué)若渴化作“像小橘樹一樣扎根成長”的童言,將書籍化作神奇的神舟飛船穿越星際遨游知識宇宙;幼兒園副院長張穎舉托起一顆顆好奇的小腦瓜,微笑地引領(lǐng)著一份份對傳統(tǒng)文化的認(rèn)同。
隨著樂聲響起,十幾名“小書童”手持書本道具翩然入場,與書籍共舞。
春風(fēng)掠過檐角銅鈴,諾大的文化張力裹挾著發(fā)言聲落入孩子們手捧著的話筒。臺下端坐的孩童仰起臉,看見大屏幕流轉(zhuǎn)著華夏文明的星圖。
《香包》的介紹吸引了全場,傳統(tǒng)信物早已刻入孩子們的心窩。 中班孩童將《漆扇》的制作娓娓道來,沉浸式地帶領(lǐng)大家領(lǐng)悟非遺技藝的載體。最妙處是小班稚子有聲有色地演繹了一段年獸大作戰(zhàn),教人如臨其境。“你們喜歡過年嗎?”——“喜歡!”年獸傳說給孩子們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成為小朋友們喜愛的吉祥物。《小哪吒鬧海》中哪吒的畫像,恰與孩子們胸前的卡通徽章相映成趣。《京劇》《端午的習(xí)俗》《月餅》《谷雨》……那些貫穿我們千年的傳統(tǒng)文化長河,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guān)的典籍,此刻正在稚嫩的掌紋里,生長出連接未來的根系,講述中的精神養(yǎng)分也正在轉(zhuǎn)化成新時代的成長宣言。
活動尾聲,劉淑敏書記為小朋友們送上《二十四節(jié)氣》《民法典》等書籍,并齊聚大屏幕前合影。孩子們捧著書本,高高低低形成一條蜿蜒起伏的山嶺,我們看見了文明的種子翻過了高山,越過了長河,如今依然在傳承中熠熠生輝……
來源 | 我們的太空(ID:ourspace0424)
編輯 | 余夏琳
校對 | 張子豪
主編 | 張文軍
郵箱 | ourspace0424@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