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上海車展首日,全球L4級自動駕駛領軍企業小馬智行舉辦了“向新而行”發布會,全球首發第七代車規級自動駕駛軟硬件系統方案,三款第七代Robotaxi家族量產車型也首次集體對外亮相,開啟量產征程。
此次小馬智行攜手豐田、北汽、廣汽三家車企的三款Robotaxi首次集體亮相,共同推進 Robotaxi 前裝量產,該發布會也成為小馬智行繼去年11月成為“全球Robotaxi第一股”后,加速推進L4 Robotaxi量產和服務落地的重要里程碑。
小馬智行聯合創始人、CEO 彭軍在發布會上表示:“2025年是Robotaxi量產元年,也是小馬智行Robotaxi量產計劃——昆侖計劃成果落地的一年。”
昆侖山口海拔4767米,空氣稀薄,環境嚴苛,是量產車高寒測試去的海拔最高的地方。“能夠成功征服昆侖山口的汽車,意味著具有出色的性能和可靠的品質。我們將這樣出色的性能和可靠的品質,作為Robotaxi開始量產的新起點。”彭軍透露,代號“昆侖”的計劃是小馬智行從2023年起就啟動的,如今歷經兩年多,已完成新一代Robotaxi從正向研發、生產驗證、量產下線到投入運營的全過程。
據介紹,小馬智行搭載第七代自動駕駛系統方案的Robotaxi車型擁有100%車規級零部件、自動駕駛套件總成本較前代下降70%、平臺化適配設計的三大亮點,并成為全球首個基于車規級芯片實現L4級全場景無人駕駛能力的系統方案。
目前基于小馬智行PonyWorld 世界模型技術基座,小馬智行L4級 Robotaxi車隊已經實現50萬小時全場景、全天候、全無人運營,其安全性比人類駕駛高出10倍。
作為昆侖計劃的技術核心,小馬智行在上海車展發布的第七代自動駕駛軟硬件系統為 L4 級自動駕駛量產精心設計,設計壽命長達10年60萬公里。
該系統方案100%采用車規級零部件,覆蓋從線束、連接器到固態激光雷達、英偉達Orin-X芯片等零部件,這也使得第七代自動駕駛硬件套件的生產物料(BOM)成本迅速下探,較上一代大幅下降 70%。
在發布會上,小馬智行聯合創始人、CTO 樓天城宣布了小馬智行“ 50 萬小時全天候全場景”的 Robotaxi 安全運營紀錄。
這一里程碑的背后是小馬智行的三重技術護城河:PonyWorld 世界模型、L4 無人駕駛車規級域控制器、安全冗余系統,共同構建起L4級自動駕駛的“安全金字塔”。
“安全不是模仿,而是超越。”樓天城在闡述小馬智行基于強化學習范式首創的PonyWorld世界模型時表示,“即使完美復刻人類頂尖司機的駕駛行為,也無法滿足 L4級自動駕駛對安全性的苛刻要求——因為機器需要理解‘為什么’而不僅僅是‘怎么做’。”
PonyWorld 世界模型具備三大核心能力:生成場景和傳感器數據、高度逼真的仿真以及駕駛行為的多維度評估。
基于世界模型的工廠能力,車載模型能夠學習駕駛意圖和決策,逐步建立對復雜駕駛情境的理解和應對能力,最終實現全場景、全天候的無人駕駛。這為即將到來的Robotaxi規模化運營,提供了可自我迭代的技術基座。
此外,具備超20項安全冗余、超1000 項檢測設計以及多重降級策略的安全冗余系統,能夠有效應對各類單點失效場景,并在仿真環境和真實場景中經過了充分驗證。
“當零部件失效時,冗余系統必須自主完成車道穿越、應急停車等復雜操作——這不是備選方案,而是生存底線。”樓天城強調,實現50萬小時無人運營的背后,系統的穩定性是必須克服的另一大挑戰。
作為唯一實現北上廣深無人駕駛服務全覆蓋的破局者,小馬智行正以第五代、第六代Robotaxi為當地居民提供充滿未來感的品質出行方式,而在本次車展亮相的第七代車型及其未來的量產,正將把這場交通變革推向更為寬廣的維度——讓自動駕駛不再是科技展臺上的概念車,而是成為城市競爭力的“新基建”。
采寫:南都·灣財社記者 胡雯雯
攝影:南都·灣財社記者 陳鏡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