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回顧
0 1
手語 架橋解危機
近期,嘉興路街道受理了一起“特殊”的調解案件。事發當天,一位聾啞人家長神色慌張,匆匆闖入調解室,雙手在空中急切地揮舞。工作人員見狀,認為事發緊急,需要立即安排手語翻譯員參與調解。經多方了解,轄區內一位專業手語老師志愿趕赴現場。
經手語老師了解,這位家長的兒子患有聽力殘疾,在學校受了傷,額頭與耳后清晰可見的傷痕,讓家長堅信這是校園霸凌的惡果。家長情緒失控,眼眶泛紅,憤怒地用手語表達,堅決要求學校立即調查,肇事方必須受到處分,并進行賠償。
街道服務辦迅速行動,聯動街道青保站與司法所,啟動了嘉興路街道三所聯動防校園欺凌工作小組。接待室中,手語老師不斷地傳達家長的每一項訴求,但家長因過度激動,手語動作變得急促且混亂,意思也變得模糊,盡管工作人員全神貫注地觀察,卻仍會出現理解上的偏差,這使得家長更加焦慮,甚至一度拍桌而起,雙手抱頭,滿臉絕望。
司法所工作人員急忙起身,再次遞上熱茶,用溫和的眼神安撫家長,示意其慢慢表達。他們耐心地、逐字逐句與家長確認信息,即使是一個簡單的細節,也要反復比劃、溝通。憑借專業知識,工作人員提供了一條條實用的法律建議,但家長沉浸在憤怒與擔憂中,對這些建議半信半疑,不斷提出各種假設情況。工作人員一一解答,從不同角度闡釋,直至家長情緒稍微平復,神色中流露出一絲信任。
會后,司法所、派出所和律所的工作人員繼續開展深入調查與分析研判。大家圍坐一堂,對家長提供的線索進行逐一梳理,討論每一個細節,眾人各抒己見,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畢竟,面對這位特殊的家長,任何一點疏忽都可能引發更大的矛盾。
0 2
真相厘清消誤解
第二天,各方人員陪同家長前往學校。校方誠懇地提供了事件的完整解釋,但是家長始終不肯接受,堅持認為孩子遭到了校園霸凌。出于對青少年的隱私保護,校方僅帶著相關的工作人員查看了校園內的錄音錄像。畫面中,孩子們嬉戲玩耍,一個不經意的碰撞導致了受傷,眾人露出一絲恍然大悟的表情。將客觀的事實情況轉述給了家長,家長從開始的憤怒到疑惑,慢慢明白來案件事實。盡管排除了校園霸凌的可能性,但孩子受傷的賠償問題依舊復雜。律師迅速將準備好的專業術語簡單化表達,顯示在手機屏幕上,一邊指著屏幕,一邊向家長比劃解釋賠償的依據,每一個條款都詳細拆解。
隨著溝通的深入,家長對賠償金額和方式仍存在諸多疑問,情緒再次開始波動。工作人員一邊用溫暖的笑容安撫,一邊不厭其煩地切換著軟件里的案例和解釋,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一點點解釋賠償的標準和流程。家長時而皺眉,時而點頭,內心的糾結清晰可見。終于,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雙方就補償問題達成了一致。
法條速遞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侵權責任。監護人盡到監護職責的,可以減輕其侵權責任。
有財產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從本人財產中支付賠償費用;不足部分,由監護人賠償。
第一千一百九十九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的,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是,能夠證明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不承擔侵權責任。
小編心語
這場調解,沒有豪言壯語,只有司法所反復比劃的雙手、律師屏幕上跳動的法律條文、校方監控里定格的意外瞬間。正是這些細節拼湊出真相,讓憤怒化作理解,讓誤解轉為信任。法律不是冰冷的條文,而是守護權益的盾牌;調解不僅是化解矛盾,更是傳遞溫度的橋梁。下一步,嘉興路司法所將深化總結本案的成功經驗,積極推動更多專業志愿者加入“三所聯動”,強化居民區調解志愿者隊伍力量,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提升的多元化調解需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