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熱搜。
43歲的女主播被51歲的男粉絲咬傷了嘴唇,隨后男粉絲寫下賠償十萬的字據,如今律師堅稱只是十5元!
01 一場“錯別字”引發的荒誕官司
2025年1月,鄭州某街頭的一場爭執,讓女主播范女士的嘴唇多了一道裂痕,也讓男粉絲賈先生的人生多了一筆“糊涂賬”。
警方認定,賈某因爭吵咬傷范女士,被行拘7日并罰款200元。
然而,事件的后續發展卻像一部黑色喜劇——賈某在被拘留前寫下賠償條子,承諾“賠償十萬元”,但“萬”字潦草如“5”,律師當庭咬定是“十5元”。
范女士氣極:“15塊錢還用打條子?這分明是耍無賴!”
一字之差,天壤之別。
02 是“錯別字”還是“文字游戲”?
這場糾紛的荒誕性,撕開了成年人世界最不堪的一面:
“原意賠償”還是“愿意賠償”?律師甚至辯稱“民事協議”應為“民事II辦議”,試圖用錯別字推翻協議效力。
范女士的病例顯示“皮膚裂傷”“軟組織水腫”,直播收入驟減;賈某僅支付5480元后,堅稱“推搡中的意外”。
網友調侃:“咬人的時候沒嘴軟,賠錢的時候倒是手軟。”
網友熱評:
“律師說的‘十5元’是認真的?15塊買創可貼都不夠!”
“這老頭狡猾得很,連法律文書都要玩諧音梗?”
03 當情感糾葛撞上利益算計
事件背后,藏著更復雜的暗流:
一部手機引發的“血案”。兩人因手機爭執升級為肢體沖突,律師稱“存在不正當關系”。網友唏噓:“成年人的感情,一旦摻雜利益,體面就成了奢侈品。”
直播行業的“隱形代價”。
范女士的傷直接影響直播,收入斷崖式下跌。這不僅是身體傷害,更是職業危機。
一道裂痕,撕開了生活的光鮮表象。
04 法律之外,我們該守住什么?
這場官司的結局尚待法院判決,但公眾的討論早已沸騰:
錯別字能否成為“免罪金牌”?法律專家指出,手寫協議需結合上下文和常理判斷,“15元賠償”顯然違背生活邏輯。
“體面”的底線在哪里?有網友感慨:“成年人可以爭吵,可以維權,但別用荒誕的借口踐踏彼此的尊嚴。”
“法律會厘清對錯,但人性中的善意,才是化解矛盾的終極答案。”
“成年人的體面,不是不犯錯,而是犯錯后敢擔當。”
05 寫在最后
這場糾紛像一面鏡子,照見人性的復雜:有人為利益鉆法律空子,有人為體面據理力爭。
但生活不是“諧音梗”游戲。當“萬”與“5”的筆畫糾纏不清時,我們更該看清:
法律是底線,但不是全部。賠償金額終會判決,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需要更真誠的修復。
成年人的體面,在于直面錯誤的勇氣。
互動:你支持賠十萬還是十5元?評論區說出你的觀點。
圖片來源網絡 侵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