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友爆料稱,突然羨慕生活費2000的室友了?
就沒明白,什么時候買化妝品,買水果,買奶茶,買飲料都成了生活費了?難道我上了個假大學?
記得我讀書時只羨慕成績優秀的同學,并不羨慕生活費高的同學。爸媽給你1500嫌少,等你工作了你能每月拿500給父母都會覺得肉疼。
更搞不懂的是,現在大學生為什么都要化妝,年輕的臉滿滿的膠原蛋白icon本身就是最美的,早早用化妝品污染皮膚,皮膚衰老很快的,再說了,也沒看出化了有多美,靜下心多讀書,豐富內在氣自華,那才是長遠的美,單靠皮囊撐不住幾天的。
這究竟是咋回事?
這是一個剛上大一的女生發的信息。
突然羨慕生活費2000的室友了
本人今年新生大一,一開始生活費1200,慢慢的到了每月1500。每天飯前控制30塊錢左右,基本也是1000塊錢。剩下500買買衣服,生活用品、水電、話費就不剩啥了。每天都會給自己記賬,一筆筆算著開銷,有生活費1500的大學生嗎??真的夠用嗎..
突然就好羨慕生活費2000的舍友了,喜歡什么買什么。
我自己買個化妝品都得省著好幾天飯錢來花,買羽絨服都沒錢。
針對此事,眾多網友迅速圍觀,議論紛紛。
有網友發帖,我以前上大學,我爸去世,我叔給我一萬,一年所有的錢一萬,包括學費生活費,學費差不多就8000了,我不也活過來了。
有網友回復,還是大學上差了,越好的大學花錢越少,一是物價便宜,二是沒那么多閑心去追求物質,雖然985的學生家庭條件都不錯。
有網友指出,我家寶寶,月生活費1500,自己買來回車票,日常水果,說足夠用,從不跟人攀比,還輔修了第二學歷,這個費用是我出的。學校發的補貼自己攢著,坐標西安。非常懂事,我心甚慰!
有網友評論,雖然我家姑娘才9歲,但我跟她說,超出我給的部分,自己想要,就靠自己努力攢錢實現。欲望要和自己的能力相匹配!否則就容易犯罪!
其實生活費的多寡折射的正是消費觀的分野。大學時代或許是許多人經濟最"寬裕"的階段——父母承擔著生活重擔,自己尚未直面社會壓力。但若此時養成超額消費的習慣,等到工作后需要支付房租、贍養父母時,才會驚覺當年2000元已是黃金時代。
對此,你怎么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