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省曲靖市富源縣十八連山鎮谷河水庫因水面大量魚類死亡,并伴有明顯異味,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和環保擔憂。據當地村民反映,該現象最早于4月20日被發現,至今仍未完全消除,死魚漂浮、水質發黑且伴有濃烈腐臭氣味,疑似水體污染所致。
據村民反映,水庫源頭上游某區域疑似存在污染物排放行為。有村民指出,水體中曾出現黑色污水,且水中明顯含有煤質顆粒。部分村民稱,有人在庫邊洗煤,懷疑煤礦廢水可能滲入水庫系統,造成魚類大規模死亡。另有一村居民表示,該水庫多年來為當地農業灌溉主要水源,此次事件對下游用水安全帶來隱憂。
4月23日,富源縣官方通過媒體回應稱,事件發生后已迅速啟動應急響應機制,成立由環保、水務、農業等多部門組成的聯合工作專班,并對死魚樣本進行無害化處理,同時將水體樣本和死魚樣本送交專業機構檢測。據初步檢測結果顯示,水質目前被評定為“二類標準”,即可用作飲用水源區備用水體,但是否為短期污染仍需進一步溯源分析。
據悉,工作專班已對上游多個排污口開展排查,并采集沿線水樣進行對比分析,重點排查工業企業、農業化肥農藥使用、煤炭處理殘留等污染源。初步排除人為丟棄劇毒物質的可能,但仍未確認具體污染物來源。
此次事件也再次暴露出部分水源地監管存在漏洞,尤其是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如何強化對農業灌溉水體和小型水庫的日常檢測與預警,成為后續管理的關鍵。
專家表示,大量死魚現象除可能受污染物刺激,還可能與水體溶氧急劇下降、藻類過度繁殖、溫度突變等綜合因素相關。未來在保障生態安全方面,建議地方加快推進智慧水務監管平臺建設,結合氣象、水質、生態指標進行全時段動態監控,提升突發事件響應效率。
當前,當地政府已承諾將在最短時間內徹查污染原因,并公開透明發布處理進展,回應公眾關切。同時也呼吁廣大村民理性看待事件,勿信謠傳謠,以免加劇社會恐慌情緒。
此事件的后續調查與整改,將成為云南水源安全治理能力的一次實戰考驗,也將為全國其他地區類似生態事件的應對與機制建設提供現實參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