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美的集團、順豐控股紛紛二次上市融資的舉動,拉開了一個新的序幕。
繼晶澳科技、寧德時代、納芯微、紫光股份、藍思科技等知名A股上市公司先后宣布赴港計劃后,日前于2022年在A股上市的全球PCB專用設備供應商——大族數控也宣布擬發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
據統計,今年截至3月下旬國內已有21家A股公司宣布赴港雙重上市計劃,其中半導體、新能源、高端制造是重點領域。
在眾多頭部企業的引領下,“A+H”上市的陣營正在持續壯大。
而從更深層次的層面來說,這高度符合當前國產自主化、高端化以及全球化的大邏輯。為此,我們基于高質量企業正在順勢加速主動貼合外面的世界的大背景,嘗試去分解大族數控的經營質量。
產業深V大回血,大族數控增長看頭還在后面
眾所周知,2022年開始消費電子市場出現了需求疲軟、下游客戶庫存去化周期延長等困境,整個行業及細分產業增速均顯著放緩。其中PCB市場規模更是在2023年出現階段性的大回調。?
圖源:贛州市印制電路板行業協會
期間,大族數控作為典型的PCB設備供應商受產業周期影響很明顯。
資料顯示,公司主營印制電路板即“PCB”專用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主要涵蓋壓合、鉆孔、曝光、成型、檢測等PCB生產關鍵工序,擁有業內最廣泛的產品線。
2022年、2023年兩年期間其營收、凈利雙雙大降,分別從2021年的40.81億元、6.99億元逐年降至2023年的16.34億元、1.36億元,直至2024年才成功控制下滑態勢并強勢修復。
日前大族數控在宣布赴港計劃的同時,也公布其復蘇勢頭十分強勁且持續的最新年報及季報。
2024年全年公司營收同比激增104.56%至33.43億元,重新逼近2021年40.81億元的歷史高點;同時增速也遠高于同期全球PCB產業產值5.8%的整體增長率。
盈利修復則更突出,全年實現歸母凈利潤3.01億元,并以122.20%的增速跑贏營收增速。
對于業績增長的原因,大族數控解釋稱主要受益于技術迭代+消費復蘇驅動電子終端產業營收快速增長,帶動全球PCB產業市場規模上升及下游客戶資本支出增加,從而拉動公司PCB專用加工設備訂單的增長。全年其主要產品產銷兩旺,專用設備產銷量分別增超79.53%、116.83%。
而更值得投資者青睞的是,進入2025年后公司修復以及增長態勢依舊很強勁。最新季報顯示,2025Q1大族數控持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報告期內營收、歸母凈利潤分別在2024年修復的基礎上同比增長27.89%、83.60%。
事實上,從成長性維度出發,與產業周期同頻,大族數控的增長還在后頭。
AI產業紅利的先享者!
大族數控的爆發式增長,本質上是踩中了全球PCB產業技術升級與需求結構變化的雙重紅利,尤其是AI技術刺激制造端產品迭代周期的加速。
在產業鏈層面上,PCB一直被譽為“電子產品之母”,其在電子產業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樣地,AI產業鏈作為典型的電子產業,其發展也離不開先進PCB的支撐。
由此可以預見,隨著AI算力、高速傳輸、汽車電動智能化等成為熱門的電子產業進化方向,又有阿里、騰訊、英偉達等科技龍頭紛紛宣布“AllinAI”,并真金白銀地大筆投入AI產業,PCB賽道接下來必然將以更高的技術附加值迎來新一輪產業周期成長。
按照產業鏈收入傳導邏輯,當產業開啟技術、產品迭代新周期,設備廠商往往都是最先實現商業兌現的。
因為更高的技術附加值以及產品質量,意味著PCB廠商需要投入更好的專用加工設備優化其產線,才能收割這一輪技術先發紅利。為此,PCB廠商不得不持續加碼投資高多層板及高多層HDI板、大尺寸IC封裝基板、類載板等生產設備。
事實上,市占率領先的大族數控已經在率先享受AI驅動PCB產業升級帶來的部分紅利。
這一點初步可以透過大族數控2024年至今的業績增速以及產品表現窺探到。
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電子終端市場中,AI服務器及數據存儲貢獻了最大的產值增長,全年增速高達45.5%,規模超千億美元。
期間,需經多次壓合、微小孔加工等復雜工藝制成的高多層板及高多層HDI板用量暴增,驅動大族數據的鉆孔類設備全年以超六成的收入占比同比激增156.79%,穩住核心增長極地位。
相對來說,收入貢獻占比次之的曝光類、檢測類設備收入增速相對較慢,分別為79.91%、38.76%,但也可以看出公司在關鍵工序設備上的全面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適應更高的技術要求,去年大族數控推出了如十二軸自動化機械鉆孔機、四光束CO2激光鉆孔機等多種創新型產品,并已獲得部分客戶認可,達到批量市場推廣水平
工藝層面,公司在壓合工序環節推出了層壓系統,獲得了汽車電子、AI服務器電源等領域知名客戶的訂單,厚銅PCB壓合技術提升;在鉆孔工序方面,其開發的新型CCD六軸獨立機械鉆孔機搭載3D背鉆及鉆測一體技術已獲得行業多家高多層板龍頭企業的認可及正式訂單;在曝光工序方面,新推的高解析激光直接成像設備加速了對傳統曝光技術的替代。
無疑,在以AI技術為新驅動的當下,國產制造業的高端化趨勢已是不可逆,大族數控在其中也是全力順應主流發展方向。甚至這或是國產大族數控們進一步趕超海外巨頭的稀有機遇。
當然這需要整個產業鏈共同完成,既需要上游設備玩家優化出更高性能的設備產線、中游PCB廠商保質保量地供應高階PCB產品,也需要國產終端品牌愿意嘗試采用,形成真正的良性循環,整個國產自主化市場才能打得開。
技術自立打底,資本自立破局!中國高端制造的全球化突圍公式
回顧中國半導體產業的資本演進軌跡,長期以來行業發展主線聚焦于技術自主突破與國產替代進程,資本市場布局也主要集中在A股市場。
這種戰略選擇既源于本土產業鏈培育的現實需求,也與早期國內資本市場結構特征緊密相關。
然而隨著國內企業自主技術積淀的深化,并基于國內市場對孵化AI高端產業高度支持的大環境,不少具備國際競爭力的制造龍頭開始將目光投向更具全球化視野的港股市場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這種資本路徑的切換,本質上折射出中國高端制造業的雙重蛻變:
一方面,美的集團、順豐控股等先行企業的實踐證明,當本土企業在核心技術、市場份額、管理體系等維度達到國際一流水平時,港股市場的多元資本供給、成熟定價機制和全球投資者基礎,能夠為其打開更廣闊的成長空間;
另一方面,這意味著中國高端制造的全球化大船正在籌備全方位揚帆起航,通過港股平臺對接全球資本,既是實力的印證,更是全球化戰略的主動布局。
具體到PCB設備領域,這種資本升級邏輯具有更強的產業適配性。作為典型的技術-資本雙密集型行業,港股市場特有的"全流通"機制、便捷的再融資渠道和國際投資者認可度,將為玩家在先進封裝設備、全球化產能布局等領域提供更強動力。
正如大族數控此次在宣布赴港上市計劃時所表示的,意在深入推進全球化戰略進程,加速境外資本平臺建設,提升公司在國際市場的綜合競爭力,包括融資能力以及品牌全球影響力。
而全球產業的高速增長則是公司此次加碼全球化的催化因素之一。
據Prismark預測,2023-2028年全球PCB市場將以5.4%的復合增長率邁向千億美元規模,驅動因素包括AI算力基礎設施及智能終端的需求爆發,以及汽車電動化、智能化帶來的車用PCB需求激增。
同時,大族數控也在出海路上嘗到甜頭。2024年,大族數控海外營收增超3倍有余,營收占比提升至10%以上。這種增長既源自供應鏈"China+N"策略下的產能轉移,也源于公司深度綁定臻鼎、欣興等國際龍頭的全球化客戶布局。
赴港上市成為大族數控加速推動“高端化+全球化”雙戰略的關鍵一步。
結語
站在全球電子產業鏈重構的歷史節點,大族數控的港股征程不僅是企業個體的資本選擇,也是又一個層面的中國高端制造業從"國產替代"走向"全球競爭"的縮影。
隨著更多像大族數控這樣的"隱形冠軍"登陸國際資本市場,中國制造業的全球化敘事正在從產品輸出、技術輸出,邁向資本與品牌的全方位出海。
這種演進軌跡,既需要企業在技術研發上保持"十年磨一劍"的定力,也離不開資本市場體系的協同進化,而最終的產業價值,必將在全球產業鏈的深度融合中得到重估與升華。
來源:港股研究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