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德國把山東尤其是青島,當成了極為重要的殖民地。德國海軍部一心想把青島打造成永久性殖民地,還打算讓這兒成為德國人未來的聚居地,向英國那些老牌殖民國家秀秀自己的殖民本事。為了達成這個目標,在1898年到1914年的殖民統治期間,德國可是砸進去數億馬克搞青島建設。
1900年的青島,不過是個毫不起眼的小漁村,哪能跟威海、文登這些地方比,全年貿易總值才400萬海關兩。可到了1910年,青島就像開了掛一樣,發展勢頭迅猛,一下子超過天津,成了中國北方第一大港口,還躋身全國四大輕工業和金融中心、五大工業城市的行列。到1913年,貿易總額更是達到6000萬海關兩,跟1900年比,整整翻了15倍。
再說青島港的建設,從1899年開始,德國人花了10年時間,投入5383.3萬馬克,硬是把它建成了東亞一流港口,當時連香港、神戶這些港口都比不上。
在勞動力雇傭這塊兒,德國搞城市建設雇了好多人。好多破產的農民、漁民,還有災民、貧民都去青島當了工人。他們在外國企業里學到了技術,不少人還成了技術骨干,為青島發展出了不少力。海關1901年統計,雇傭人員月工資能拿到8到15銀元,這收入可比當時國內其他地方高多了。
教育方面,德國人也沒閑著。到1913年,在青島辦了22所公立小學、256所私立鄉村學校,還設立了德華青島特別高等專門學堂。這學堂開設法政、醫科、理工科和農理科四門高等科目,要知道在當時中國的教育體系里,能設置理工科的學校可沒幾家,所以吸引了好多海外僑胞來求學。如今,這所學堂已經變成別的院校啦,可不是青島大學。
不過,德國這么搞建設可不是發善心,就是為了長遠的經濟利益和政治影響力。可惜啊,一戰爆發,德國戰敗,山東被日本占了,德國在山東的殖民成果全打水漂了。
比起日本近代對中國的侵略惡行,德國在山東殖民時,沒搞大規模屠殺和肆意搶掠,還留下不少建設成果,讓當地百姓還得到了經濟實惠。值得一說的是,德國殖民時期留下的青島啤酒廠,現在成了知名品牌,宣傳的“百年酵母”就來自那個時候。但殖民終究是殖民,改變不了他掠奪的本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