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常年身著一件破舊棉襖,卻被國民黨懸賞重金。被捕之后,蔣介石親自勸降,許諾給予省主席和副總司令的高位,然而他不為所動。他憑借非凡的能力,將一個小小連隊發展成一支強大軍隊,把遭受封鎖的根據地建設得繁榮昌盛。他就是方志敏,時常經手數千兩黃金,科被捕時身上卻僅有一塊表和一支鋼筆。
入獄后,方志敏天天嘔血,還戴著十斤重的腳鐐,在如此艱難的處境下,他依然筆耕不輟,寫出了14萬字的著作。甚至在被處決之前,國民黨生怕他喊出口號引發事端,竟在他嘴里塞著毛巾。
大家最早聽聞方志敏,大多是在小學課本中,他正是《可愛的中國》這篇文章的作者。起初,很多人以為他只是一介文人,可深入了解后會發現,他實則是個全才,集政治家、革命家、軍事家、經濟學家等于一身。
方志敏出生在江西弋陽的一個農民家庭,家境雖不算富裕,但也尚可維持生計。他的祖父方長庚是當地的一位紳士,父親也從事茶葉生意,這使得方志敏小時候有機會到私塾讀書。方志敏天資聰穎,以全縣名列前茅的成績考入江西省立甲種工業學校。在校期間,他不僅學業優異,還展現出了演戲的天賦。他自編自導自演了話劇《舊婚姻制度下的犧牲者》,其精彩表演轟動了整個南昌。當時的學校校長趙寶鴻,看完表演后,聽聞方志敏家境貧寒,便讓班主任將方志敏列入享受免費待遇的名單,即刻批準。而且,趙校長的侄女趙婷婷也因方志敏的才華而心生愛慕,可惜被方志敏婉拒。
你或許會問,這演技對革命能有什么幫助?實際上,還真有。1922年,方志敏計劃創辦南昌文化書社,以宣傳革命思想,可辦書社需要資金,那時大家都囊中羞澀。這時,一位曾在印刷廠工作的編輯想出一個辦法,不過這個辦法若實施失敗,可是要掉腦袋的。原來,他之前在印刷廠工作時,印刷廠曾為軍閥印制債券,他偷偷多印了一些。但這些債券無法輕易兌現,因為銀行一看,一個小職員怎會有這么多債券,明顯是假的。于是,大家讓方志敏扮演一位從美國留學歸來的闊少去兌現債券。方志敏一口流利的英語,直接把銀行行長震住了,不費吹灰之力就成功兌現了債券,兌得2500元。由此可見,方志敏的表演天賦之高超。
不僅如此,方志敏還是一位極具前瞻性的經濟學家。當時,根據地一直遭受國民黨的封鎖,他提出要打破封鎖,必須建立完整的根據地經濟體系,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實現“內循環”。可怎樣才能實現內循環呢?首先得有錢。打土豪分田地能獲得一時之財,但并非長久之計。于是,方志敏決定自己成立銀行印錢。1930年10月16日,方志敏創辦了贛東北根據地第一所銀行,也就是特區貧民銀行,這也是第一個股份制的蘇區銀行。銀行發行的貨幣叫“紅票”,一開始印了4萬元,后來因形勢困難,又增發了3萬。
印錢只是第一步,到了1933年,方志敏又發行了第一只紅色股票,一股股價為1塊錢,也可以用農產品來認購,50斤谷物算作一股,一年利息6厘。當時共發行了10萬元的股票,老百姓踴躍認購,很快便全部認完。有了資金支持,根據地發展迅猛,創辦了規模不等的煤礦、鐵礦、發電廠、兵工廠等,工業從縣一級擴展到了省一級。
方志敏還首創對外開放邊貿區,在一些邊境村莊設立了18個對外貿易處。要知道,以前白區和蘇區相互隔絕,難以互通,他卻巧妙地打開了一個交流的口子。而且,當時根據地的企業發展模式多樣,政府投資、集體集資、個人入股、外地客商投資等方式百花齊放。在當時的贛東北根據地,公有制企業僅占三分之一,其余大多為民營、個體、合股以及外地客商投資的企業。這種超前的經濟發展理念,令人贊嘆。也正因如此,1932年中共贛東北省委關于財政問題向中央的報告顯示,方志敏領導的根據地至少兩次向位于上海的黨中央上繳黃金,以支持其正常運轉,1931年1月上繳350兩,1932年2月上繳650兩,兩次共計1000 多兩黃金。
方志敏在經濟建設上成就斐然,在軍事指揮方面同樣是一把好手。很難想象,一個高度近視眼竟如此擅長打仗。作為紅十軍的領導人,他為紅十軍制定的戰術原則是“出敵不意,攻敵不備,打不打操于我,吃得下就吃,吃不下就跑”,這與毛主席的軍事主張高度一致,可謂英雄所見略同。
1928年,紅十軍的前身還只是一個小連隊,即工農革命軍第二軍第二師十四團一營一連。僅僅兩年后,這支小連隊就發展成了擁有4000人的大軍團。方志敏率領這支部隊南征北戰,歷經無數戰斗,如金雞山戰斗、冷水坑戰斗、龍江塢戰斗、團林戰斗、長茅嶺之戰、貴溪之戰,攻克德興、弋陽、橫峰、鉛山、廣豐、玉山、浦城、開化、常山、遂安等縣城,多次粉碎敵人的進剿和圍剿。他還創造了一種新戰法 ——“s炮”。“s炮”用鐵鑄成球形,內部裝填火藥,發火裝置由鐵絲控制,一碰到鐵絲,就會瞬間引爆,類似于后來的地雷,堪稱最早的地雷戰。原本“s炮” 是用來對付猛獸的,后來被方志敏運用到打擊國民黨軍隊上。1934 年,中央還下令,全蘇區都要學習方志敏的“s炮”技術。
然而,不幸的是,1934年方志敏在懷玉山區突圍時,因叛徒出賣而失敗被捕。其實,當時他本可以和粟裕一起先行撤離,但為了接應主力部隊,他毅然折返,最終陷入敵手。多年之后,粟裕為他報了此仇。被捕后,蔣介石親自勸降,以高官厚祿誘惑,方志敏卻堅定回應:“謝謝蔣先生,我的生命只有36歲。”這句話氣得蔣介石在日記中寫下“方乃真鐵石,不可奪其志”。后來,方志敏懷有身孕的妻子也被捕,被關押在南昌女子監獄,與方志敏關押地直線距離僅800米。敵人告知方志敏,只要他公開投降,馬上就能與妻子見面,方志敏卻斬釘截鐵地說:“為了革命,不見!
最令人感動的,當屬方志敏所寫的《可愛的中國》。方志敏并未親眼看到一個美好的中國,他目睹的是祖國的滿目瘡痍:他最愛的舅舅給地主抬轎子,不幸摔死;外婆在地主家洗衣服,溺亡于河邊;男人在地主家做了一輩子工,最終累瞎雙眼,還還不上利滾利的債務;地主家的打手上門逼債,致使男人的妻子上吊自殺;對他極好的寡婦老人,其兒子新婚之夜,新娘被警察強暴,新郎反抗,結果新郎新娘被一同砍死,老人為兒子討公道,卻在警察局門口被活活打死。
方志敏看到的是如此黑暗的中國,可他為何還能寫出《可愛的中國》這樣充滿希望的文章呢?他寫道:“不錯,目前的中國固然是江山破碎,國敝民窮,但誰能斷言中國沒有一個光明的前途呢?”他還滿懷憧憬地說:“朋友,我相信到那時,到處都是活躍躍的創造,到處都是日新月異的進步,歡歌將代替了悲嘆,笑臉將代替了哭臉,富裕將代替了貧窮,康健將代替了疾苦,智慧將代替了愚昧,友愛將代替了仇殺,生之快樂將代替了死之悲哀,明媚的花園將代替了凄涼的荒地!”他憑什么如此堅信?唯一的答案就是對祖國深沉的愛。
幸運的是,方志敏找到了革命這條道路,并堅定不移地走了下去。即使身陷囹圄,也從未有過絲毫動搖。一個方志敏倒下了,卻有千千萬萬個方志敏前赴后繼,繼續抗爭、努力。正因為有他們,才能如方志敏在文章中所期盼的那樣,“生育我們的母親,也會最美麗地裝飾起來,與世界上各位母親平等地攜手了”。時至今日,我們的國家在發展過程中或許還存在一些問題,但想想曾經那段無比艱難的歲月都已一步步走來,還有什么困難是克服不了的呢?我們堅信,中國的未來必定如方志敏在文章中所描繪的那般美好,而且這一天不會久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