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謝美浴
編輯| 付影
來源 | 獨角金融
在經歷兩個月的等待后,中信銀行(601998.SH、0998.HK)正式迎來“掌舵人”。
4月22日晚間,中信銀行發布公告稱,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已正式核準蘆葦的行長任職資格,自4月21日起生效。而在任職資格獲批前,蘆葦自今年2月起就已開始履行行長職責。
2024年,中信銀行實現規模平穩增長,資產總額首次突破9.5萬億元,同比增長5.31%;同時效益增勢良好,2024年營業收入2136.46億元,同比增長3.76%,實現利息凈收入1466.79億元,同比增長2.19%。
不過,從具體業務來看,中信銀行正在經歷零售轉型的“陣痛”,2024年信用卡業務在發卡量、交易額、貸款余額等多個關鍵指標上,都呈現下滑的狀態;該業務2024年收入559.1億元,同比下滑5.91%
隨著中信銀行高管團隊完成重要調整,這艘金融巨艦會如何開啟新的發展階段,受到市場關注。
1
25年“老將”回歸,
“中信系”金融公司高管輪動
從履歷上看,作為在中信銀行體系內成長起來的高管,蘆葦此次履新可謂“水到渠成”。
蘆葦出生于1971年10月,擁有澳大利亞迪肯大學會計學碩士學位,自1997年加入中信銀行以來,歷經總行營業部、計劃財務部、資產負債部等多個關鍵崗位的歷練,深耕25年之久。2017年至2022年間,蘆葦先后擔任中信銀行董事會秘書、業務總監、副行長等職。
2022年,蘆葦調任至中信信托出任黨委書記;2023年3月,任中信信托總經理。彼時中信信托的經營情況正面臨營收、凈利潤雙降的局面,2022年及2023年營收分別為64.38億元、49.76億元,同比下降25%、22.71%;凈利潤分別為30.16億元、26.28億元,同比下降13.88%、12.85%。
圖源:罐頭圖庫
2024年5月,蘆葦出任中信信托董事長,帶領該公司實現業績突破。根據信托公司未經審計的財務數據,2024年,中信信托營收53.79億元,同比增長8.09%,營收水平居51家機構首位;全年凈利潤26.53億元,同比增長0.95%。
到今年2月,隨著中信銀行原行長劉成因工作調整辭任,蘆葦又重回中信銀行,接過了行長的接力棒。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中信建投(601066.SH)公告,3月13日,劉成已被選舉為中信建投第三屆董事會執行董事,同時擔任董事長、董事會發展戰略委員會主任委員、董事會薪酬與提名委員會委員。
劉成2018年進入銀行業,擔任中信銀行黨委委員、監事長;2021年11月,擔任該行常務副行長;一年后擔任該行副行長。
隨后該行經歷了重要的人事變動,2023年4月,朱鶴新辭去中信銀行董事長職務,中信銀行行長方合英成為中信銀行董事長,副行長劉成接替方合英升任行長。
圖源:罐頭圖庫
此外,3月10日,中信銀行副行長呂天貴因工作調整辭去其職務。《21世紀經濟報道》文章稱,呂天貴已被任命為中信信托黨委書記,按照慣例,在經過相關程序后,呂天貴亦將出任中信信托董事長。
公開信息顯示,呂天貴2003年加入中信銀行,之后的歲月里工作經驗涵蓋銀行多個核心業務領域,尤其是零售銀行和信用卡業務。2018年,呂天貴升任中信銀行業務總監,2020年晉升為副行長。
而中信銀行、中信建投、中信信托均是中信金控旗下的金融子公司,中信金控則是中信集團綜合金融服務板塊發展的平臺和主體。對于“中信系”金融公司高管輪動、互換的現象,中國金融智庫特邀研究員余豐慧認為,反映了中信集團內部資源整合與優化配置的戰略意圖。
具體業務上,金樂函數分析師廖鶴凱指出,中信銀行與中信信托在對公客戶和零售業務上有廣泛的業務交集和可互動合作的地方,“信托作為金融百貨公司可以給銀行客戶提供更多元化的金融解決方案和服務,銀行有著廣泛的客戶基礎和渠道優勢 ,可以提升信托業務的范圍和業務規模?!?/p>
“兩家公司可在財富管理、資產管理和投行業務方面深入交互合作,例如中信銀行可以通過中信信托的家族信托和保險金信托業務,為高凈值客戶提供更全面的財富管理服務;中信信托在資產證券化和特殊資產業務方面與中信銀行的債券承銷和金融科技業務形成協同效應。”廖鶴凱表示
2
副行長一年內“兩進兩出”
從管理團隊來看,自2016年以來,中信銀行10年間經歷了三任董事長,依次為李慶萍、朱鶴新、方合英;四任行長,依次為孫德順、方合英、劉成,蘆葦。
博通咨詢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王蓬博指出,“最近的十年是移動互聯網和數字化發展最快的十年,在面臨行業變革和市場競爭的壓力下,新的領導團隊要更加努力的推動銀行進行改革和轉型,適應新的市場環境?!?/p>
而中信銀行副行長變動則較為密集,近一年已經“兩進兩出”。
具體來看,2024年4月,中信銀行副行長、財務總監王康因工作調整原因辭任,后出任進出口銀行副行長;2024年5月,中信銀行聘任賀勁松為副行長,10月,賀勁松的任職資格獲監管部門核準;2024年9月,中信銀行聘任谷凌云為副行長,目前,其任職資格仍待監管部門核準;再到今年3月,副行長呂天貴辭任。
圖源:罐頭圖庫
余豐慧指出,“高層管理團隊的頻繁變動可能會對其發展戰略的持續性和執行力產生一定影響。盡管每次更換領導層都可能帶來新的思路和發展機遇,但過于頻繁的變動也可能導致戰略執行不連貫,甚至造成員工士氣下降。為減輕這些潛在負面影響,中信銀行需要確保新舊管理層之間有良好的交接,并且保持核心戰略方向的一致性,以實現穩定過渡和發展?!?/p>
隨著行長蘆葦到位、副行長呂天貴辭任后,中信銀行高管團隊將呈現“一正四副”的格局,分別為行長蘆葦,副行長胡罡、謝志斌、谷凌云、賀勁松;此外,紀委書記肖歡、業務總監陸金根和董事會秘書張青也在中信銀行的高管名單當中。
面對利率市場化帶來的挑戰,中信銀行正加速推進業務結構轉型。數據顯示,2024年該行非利息凈收入占比提升至31.34%,其中,其他非息收入 358.65 億元,同比增長 19.65%。
圖源:中信銀行年報
中信銀行表示,主要是在市場利率下行期搶抓市場機會,加大交易流轉效能,債券、票據等投資收益實現較好增長,2024年該行投資收益和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分別實現13.3%和629.94%的增長。
2024 年,中信銀行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311.02 億元,同比下降 3.96%;具體來看,主要是銀行卡手續費、代理業務手續費、擔保及咨詢手續費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分別為155.58億元、49.81億元、49.97億元,同比分別下滑7.4%、14.93%、4.2%。
圖源:中信銀行2024年年報
息差方面,2024年,中信銀行凈息差為1.77%,同比下降0.01個百分點;凈利差為1.71%,同比下降0.04個百分點;生息資產收益率為3.73%,同比下降0.22個百分點,付息負債成本率為2.02%,同比下降0.18個百分點。
在2025年3月召開的中信銀行業績發布會上,蘆葦以擬任行長的身份亮相,并對息差等問題作出了回復。
據蘆葦介紹,中信銀行下一階段將一以貫之強化穩息差,進一步改善ROE(凈資產收益率)水平,提升投資者回報,在利率低位運行、價格充分競爭的環境下,將堅持當前行之有效的策略,在資產端和負債端持續雙向發力,以結構為王的主要路徑實現穩息差。
3
2024年營收、凈利潤雙增,
信用卡發卡量一年減少120萬張
1987年4月成立的中信銀行,是全國第二家股份行,僅比首家股份行招商銀行晚幾天成立。成立后,這家銀行持續積累經驗,逐步在金融市場中嶄露頭角。20年后的2007年4月,中信銀行在兩地A+H股同步上市。
截至2024年末,中信銀行總資產為9.53萬億元,同比增長5.28%;貸款及墊款總額5.72萬億元,同比增長4.03%;客戶存款總額5.78萬億元,同比增長7.04%。2024年,該行營業收入2136.46億元,較上年增長3.76%;歸母凈利潤為685.76億元,同比增幅2.33%。
圖源:罐頭圖庫
在資產質量方面,截至報告期末,中信銀行不良貸款余額為664.85億元,較上年末增加16.85億元,增幅2.6%;不良貸款率同比下降0.02個百分點至1.16%,撥備覆蓋率為209.43%。
而從具體業務來看,中信銀行正在經歷零售轉型的“陣痛”。2014年,中信銀行正式啟動了零售戰略二次轉型,此后十年不斷升級優化零售戰略,在2021年度業績發布會上提出“零售第一戰略”,此后幾年,該項業務雖然實現收入增長,但稅前凈利潤卻逐年下滑。
數據顯示,2021年至2024年,中信銀行零售銀行業務收入分別為825.63億元、846.64億元、846.24億元、856.79億元,占總營收的比重均在40%左右;稅前利潤分別為227億元、173.8億元、159.35億元、92.3億元,同比變化分別為16.9%、-23.45%、-8.31%、-42.08%。
圖源:中信銀行2024年年報
零售業務徘徊不前與信用卡業務表現息息相關。
截至2024年末,中信銀行累積發卡1.23億張,較2023年末增長6.68%;但單獨來看,中信銀行2024年的發卡量為771.7萬張,比2023年少了120.1萬張;截至2024年末,中信銀行信用卡貸款余額4878.8億元,同比減少328.1億元。
此外,中信銀行信用卡的交易額也連續出現下滑趨勢。2022年至2024年,該行信用卡交易額分別為2.79萬億元、2.71萬億元、2.44萬億元,同比變化分別為0.44%、-2.73%、-9.96%。
多個關鍵指標的收縮,導致2024年中信銀行信用卡業務收入559.1億元,同比下降5.91%。
圖源:罐頭圖庫
不過,從行業來看,信用卡業務“失速”并非中信銀行一家的問題。2024年,多家股份行的信用卡業務均遭遇了發卡量收縮或增速放緩的情況,同時交易額普遍出現了下滑。
如招商銀行2024年信用卡流通卡9685.9萬張,同比減少了25.91萬張,信用卡交易額4.42萬億元,同比下降8.23%;華夏銀行2024年末信用卡有效卡1949.09萬張,同比下降8.47%,信用卡交易總額8287.17億元,同比下降15.89%。
此外,中信銀行信用卡業務還因年費爭議、高額利息、營銷電話騷擾、暴力催收等問題頻被投訴。截至2025年4月23日,在黑貓投訴平臺上檢索“中信銀行信用卡”,相關投訴已超過2.3萬條。
對此,廖鶴凱建議,中信銀行應優化催收流程,引入合規的第三方機構,加強客戶服務,提供靈活個性化的延期還款方案;通過智能風控系統和多重安全防護機制,有效提升風險識別能力,減少異常交易,提升貸款回收效率。
你是否看好中信銀行信用卡業務未來發展?評論區聊聊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