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記者 盧家民 陳培闖 通訊員 職福利 趙含香 獲嘉融媒
蒸籠一開,幸福撲面而來!4月23日,中原農谷首屆非遺花饃大賽火熱開賽,34件花饃作品化身“流量明星”,讓河南糧倉變成了藝術廚房。
饸饹條、獲嘉黑豆、香菇 ……在中原農谷首屆非遺花饃大賽現場,師傅們不僅把家鄉特產做成了花饃,還把玉米、麥穗、花朵、醒獅等造型組合在一起,形成了藝術品,可謂是蒸籠一開香飄十里,端上桌倍兒有面子。
活動現場,34件作品亮相中原農谷首屆非遺花饃大賽,鄉村振興、中原農谷、五谷豐登等主題花饃,讓傳統花饃變身潮流藝術。而其中最亮眼的作品,當屬玫瑰花組成的獲嘉地圖。
“獲嘉縣地圖也是由面粉做成的,紫色的是紫薯,黃色的是南瓜,綠色的是菠菜,然后紅色的是紅曲米,然后幾種顏色調制,然后對配色做成的,”獲嘉縣城關鎮劉記花饃負責人劉小晶用小玫瑰花造型,拼出了獲嘉縣的地圖,寓意祖國繁榮昌盛。
今年1月份,獲嘉花饃登上了省兩會,新鄉代表團的代表們共同出謀劃策,讓“花饃大賽”初具雛形。在中原農谷非遺花饃大賽現場,全國人大代表、小麥育種專家茹振鋼如約而來,參加這場流淌著麥香的文化派對。
“我看到這么藝術的花饃,心里邊好高興,我們河南糧食不僅是中國人的糧倉,還是中國人的廚房,把簡單的吃飽變成要吃好,飽口、飽福、飽健康。”茹振鋼把花饃稱作藝術品,“這是科學與藝術的完美結合,讓我們中國人民的幸福越來越水平提高。”
新鄉市衛濱區梁家花饃以“中原農谷、河南味道、糧安天下”為主題,制作一款“花饃塔”,“我們上邊代表著中原農谷的各種瓜果蔬菜,花饃就是傳統文化,它代表著老百姓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該企業負責人梁莉說。
活動現場,評委們從技藝、創意、文化內涵等多維度評分,并且在市場推廣、造型改良等方面,給參賽選手們提出了建議,最終,獲嘉縣索家花饃獲得優勝獎,獲嘉縣劉記花饃、獲嘉縣大可發饃獲得創意獎,延津縣張氏花饃、新鄉衛濱區梁家花饃、鄭州市秋予花樣饅頭獲得風采獎。
活動當天,同步啟動了“千年古縣 和美獲嘉”2025年“五一”文旅周活動,獲嘉縣將通過舉辦鄉村大集、村乒乓等系列活動,讓游客能夠“暢游美麗鄉村”。
編輯:陳培闖
二審:段玉龍
三審:盧家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