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全球數以億計的用戶與ChatGPT等AI助手進行著各種對話,很多人都習慣在得到幫助時對AI說“請”或者“謝謝”這樣的禮貌用語,并戲稱這是希望AI日后統治地球之后能夠放他們一條生路,源于對未知技術的一種本能防御。
AI將來會不會奴役人類現在尚無跡可尋,但可以肯定地是,這些禮貌用語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消耗著巨額資源——就是我們習以為常的"請"和"謝謝"!
OpenAI的首席執行官山姆·奧特曼(Sam Altman)近日在社交媒體平臺X(前身為Twitter)上透露了一個令人咋舌的事實:用戶對ChatGPT說"請"和"謝謝"這樣的禮貌用語,已經讓公司額外支付了"數千萬美元"的運營成本。
當被問及用戶禮貌用語導致的電力成本損失時,奧特曼幽默地回應道:"數千萬美元花得很值——畢竟你永遠不知道會發生什么。"
每一次與ChatGPT的交互,無論多么簡短或瑣碎,都需要AI實時啟動完整的響應過程,這依賴于高性能計算系統,增加了計算負載,從而消耗大量電力。
ChatGPT等大型語言模型(LLMs)依賴于數據中心中的大量圖形處理單元(GPUs)來高效運行。這些圖形處理單元需要進行海量并行處理,以解釋用戶輸入并實時生成回應。
據估計,生成一個簡短的AI回答,如一封電子郵件或一個段落,可能會消耗約0.14千瓦時(kWh)的能源——相當于14個LED燈泡亮一小時所需的電力。
根據高盛(Goldman Sachs)的數據,每一次ChatGPT-4查詢使用的電力大約是標準谷歌搜索的10倍。
《華盛頓郵報》的數據更是觸目驚心:如果美國十分之一的勞動人口每周使用GPT-4一次,持續一年(即1700萬人,每人52次查詢),所需的電力將相當于華盛頓特區所有家庭20天的用電量。
半導體公司ARM Holdings的首席執行官雷內·哈斯(Rene Hass)最近警告說,到2030年,AI可能會占據美國總電力消耗的四分之一。而目前這一比例僅為4%。
然而,能源消耗還只是冰山一角。禮貌用語還會增加OpenAI的水費支出。AI使用水來冷卻生成數據的服務器。
加利福尼亞大學河濱分校的一項研究表明,使用GPT-4生成100個單詞可能會消耗相當于三瓶水的量,甚至像"不客氣"這樣的三個字回應也會使用約1.5盎司的水。
盡管成本高昂,但對AI使用禮貌用語似乎已成為普遍現象。
2024年的一項調查顯示,約67%的美國用戶在與聊天機器人互動時會經常使用禮貌語言。在這一群體中,大多數(55%)認為禮貌是符合道德的,而另外12%則幽默地表示,他們使用禮貌語言是為了防范潛在的"AI反叛"。
微軟Copilot設計團隊的主管庫爾蒂斯·比弗斯(Kurtis Beavers)提倡使用尊重的提示,他表示這些提示"有助于生成尊重、協作的輸出"。
根據比弗斯的說法,禮貌的措辭不僅僅反映了良好的禮儀,還積極影響AI如何回復,從而建立更具建設性和專業性的互動基調。正如微軟WorkLab所言:"當AI識別到禮貌時,它更有可能禮貌地回應。"
這一現象不禁讓人聯想到科幻電影《2001太空漫游》中的超級計算機HAL 9000。或許有些用戶,正如奧特曼調侃的那樣,是看過這部電影后決定對自己的AI助手友善一些,以防萬一。
Ref:
https://qz.com/open-ai-sam-altman-chatgpt-gpt4-please-thank-you-1851777047
https://nypost.com/2025/04/21/business/saying-please-and-thank-you-to-chatgpt-costs-tens-of-millions-of-dollars-openai/
文|Tutti
點「贊」「在看」為我們打call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