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 袁思杰 張偉澤 深圳報道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深化改革的“試驗田”,深圳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自2010年獲批以來,以制度創新為核心驅動,成為全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
2024年,《深圳市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管理局支持科技創新實施辦法》正式印發,為前海合作區科技創新企業及機構送上政策 “大禮包”。該辦法從促進深港澳創新要素跨境融通、培育深港澳合作的開放創新生態、加快科技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支持發展新質生產力等多個方面,為前海合作區的科技創新企業及機構提供支持。如鼓勵企業與港澳高校、研發中心聯合組建實驗室、創新中心,每年最高可給予 500 萬元支持,以及建設新型研發機構,可按研發投入的20%給予最高1000萬元支持等措施。
在前海,記者還參訪了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深港協同創新的標志性平臺。截至2025年3月31日,夢工場累計孵化創業團隊1450家,其中港澳臺及國際團隊1028家(香港團隊943家),共培育孵化國家高新技術企業76家,專精特新企業18家,其中2家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2024年8月,夢工場推出了“1510”發展模式。該模式以深港合作為主線,打造“1 元創新坊”;組建 5 億元夢工場基金,匯集香港五大高校創新資源;匯聚“十大創新要素”,供應 10 萬平方米產業空間,配套人才公寓、港式餐飲等設施,助力港青港企逐夢前海。
在園區走訪期間,記者到訪了夢工場其中一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睿思芯科。
據了解,睿思芯科是RISC-V開源指令集領域的領軍企業。公司由加州伯克利大學RISC-V原創團隊創立,創始人譚章熹博士師從圖靈獎得主David Patterson,主導研發了低功耗高性能的Pygmy系列芯片,其能效比相較ARM同類型產品提升7倍,廣泛應用于自動駕駛、智能終端等領域。依托前海的稅收優惠與國際資源,睿思芯科已完成多輪融資,獲字節跳動、高瓴創投等頭部資本加持,成為國產高端處理器自主化的重要力量。
視頻拍攝:張偉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