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記者費一妍4月23日報道:4月22日至23日,在第30個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上海對外經貿大學舉辦了主題為“閱見世界,讀懂中國”第三屆讀書季活動。在首日的開幕式現場,校圖書館發布了2024年度閱讀報告,并為2024年度“閱讀之星”頒獎。
據閱讀報告顯示,上海對外經貿大學2024年排名第一的“泡館達人”,在一年時間里的入館次數高達1492次。過去一年,民商法學研究生王晴從學校圖書館共借閱了91本書籍,在2024年借閱排名第六,是此次“閱讀之星”之一。談及感受與收獲,她說自己特別喜歡文學小說類的作品,喜歡的作家則有余光中、莫言等,“我覺得閱讀是一件可以讓人放松身心、沉浸其中的事情,從閱讀中思考,在思考中沉淀,找到解決困惑的答案和尋找前進的方向?!?/p>
連續三年,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官方微信發布了師長薦書名錄。今年,校長汪榮明推薦的著作是被譽為“世界自然紀錄片之父”的大衛·愛登堡在94歲時撰寫的《我們星球上的生命》。作者以第一視角回顧了地球生態百年變遷,揭示人類活動導致的生物多樣性銳減、氣候危機和生態系統崩潰等問題。他懷抱對生命世界的敬畏和熱愛,呼吁人類捐棄分歧,聯起手來應對共同的命運。
今年的寶藏書單中既有人文類圖書《文化的世界史:一種文化社會學闡釋》《中華文明五千年》《旅行的藝術》《心流》等,也有人物傳記《孤星之旅:蘇東坡傳》,還有解讀當前時政熱點的《貿易的沖突:美國貿易政策200年》《大國政治的悲劇》《創新者》等。在學校松江校區的文創書房內,這10本寶藏圖書和一批圖書館薦書已經上架。
昨天下午的第62期博文講堂則邀請了上海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教授、中國亞太學會澳大利亞研究分會副會長王光林,為學生們帶來“人文閱讀能給學生帶來什么?換個角度看世界”主題講座。
王光林列舉了古今中外經典名著案例,暢談人文閱讀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的影響。他指出,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半句空。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人文經典作品對一個人的影響深遠,通過閱讀可以形成自己的價值判斷和認知體系。他推薦了《維米爾的帽子:17世紀和全球化世界的黎明》《大戰略:文學、治國方略和世界秩序》等著作,希望同學們在閱讀中學會思考、學會提問、敢于提出問題和觀點,并在實踐中捍衛、驗證自己的觀點和想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