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癡呆癥病例不斷增長的背景下,一項具有突破性意義的中國研究為預防這一疾病提供了新的希望。近日發表在《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上的一項大型臨床試驗證實,有效的血壓控制可顯著降低癡呆癥風險,為全球癡呆癥預防策略提供了強有力的科學依據。
研究招募、隨機化和隨訪流程圖
該研究對來自中國3個省326個村莊的46,740名個體進行了篩選,最終納入33,995名參與者。
這項名為“中國農村高血壓控制項目第三期"(CRHCP-3)的研究由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孫英賢教授和趙傳勝教授團隊領導,歷時四年,涉及中國農村地區326個村莊的近34000名高血壓患者。研究結果展示了一個令人鼓舞的現象:積極的降壓治療不僅有效控制了血壓,還將全因癡呆的風險降低了15%。
癡呆是全球死亡和致殘的主要原因之一,預計到2050年,全球癡呆癥患者數量將從2019年的5740萬增加到1.528億,其中大多數患者居住在中低收入國家,在缺乏治愈性治療的情況下,通過降低危險因素來預防癡呆癥已成為公共衛生優先事項。
這項研究采用集群隨機對照設計,將163個村莊分配到由非醫師社區醫療提供者主導的干預組,另外163個村莊作為常規護理對照組。在干預組中,經過培訓的村醫按照簡單的階梯式護理方案啟動和調整降壓藥物,目標是將收縮壓控制在130mmHg以下,舒張壓控制在80mmHg以下。
干預組和常規護理組在48個月隨訪期間的收縮壓和舒張壓變化。
A.平均收縮壓變化;B.平均舒張壓變化。
干預組血壓下降明顯優于常規護理組。
與常規護理組相比,干預組的收縮壓平均降低了22.0mmHg,舒張壓降低了9.3mmHg。在血壓顯著降低的同時,干預組癡呆癥的發生率(4.59%)明顯低于常規護理組(5.40%),相對風險比為0.85(95%CI:0.76-0.95;P=0.0035)。
除了減少癡呆風險外,干預還將認知障礙非癡呆狀態(CIND)的風險降低了16%。更令人鼓舞的是,嚴重不良事件在干預組中發生得更少(RR:0.94;P=0.0006),表明這種干預不僅有效而且安全。
“我們的研究是首個大型隨機對照有效性試驗,證明降低血壓與全因癡呆顯著減少相關,"孫英賢教授表示,“降低血壓對癡呆風險的影響在不同年齡、性別、教育程度、吸煙史、體重指數、收縮壓、空腹血糖和10年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風險的亞組中均保持一致。"
這項研究尤為重要,因為之前的臨床試驗雖然暗示降壓治療可能有益于認知功能,但都未能達到統計學顯著性。CRHCP-3試驗以其龐大的樣本量和干預組與對照組之間顯著的血壓差異,為這一領域提供了迄今為止最有說服力的證據。
研究的獨特之處還在于其現實世界的應用場景。趙傳勝教授指出“CRHCP-3試驗是在資源有限的社區中實施的最大規模隨機有效性試驗之一,這表明即使在基層醫療環境中,通過培訓村醫并實施簡單的降壓方案,也能取得顯著的健康收益。"
此外,研究中使用的干預模式——由非醫師社區醫療提供者實施的簡單階梯式治療方案——為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提供了一個可行且經濟高效的解決方案,這些國家往往面臨專科醫生短缺的挑戰。
全面工作
傳播矩陣
FOLLOW US
蘇州工業園區東方華夏心血管健康研究院
電話:0512-68295918
郵箱:info@ccahouse.org
網址:https://www.ccahouse.org
地址:蘇州工業園區水坊路36號姑蘇會平江館心臟之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