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2日,緬甸國家管理委員會和國防軍派出部隊和行政人員前往果敢同盟軍控制的臘戌城區完成全面接管,分別乘坐大型卡車約150輛和小型轎車約130輛,接管人員總數約3000人。
接管臘戌的緬軍卡車車隊
果敢同盟軍提前把插在臘戌城區轉盤上的緬甸撣邦第一特區區旗和果敢同盟軍軍旗拆除,只保留了緬甸國旗,象征著果敢同盟軍退出臘戌城區的全面管理工作。緬軍當天完成臘戌城區12個保的接管工作,果敢同盟軍保留了在城區的聯絡處。
轉盤上的緬甸國旗
緬甸臘戌城區能完成和平移交工作,中方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下面引用外交部發言人說:“為落實緬甸政府和緬北民地武果敢同盟軍昆明和談的共識,應雙方共同邀請,中方于近日派出停火監督組赴緬甸臘戍監督緬軍和果敢同盟軍?;?,見證臘戍城區平穩順利交接?!?/strong>
外交部發言人
“當事雙方贊賞并感謝中方為維護緬北和平穩定所發揮的建設性作用。下一步中方將繼續推進昆明和談進程,做好緬北止戰促談的工作,與緬甸各方共同維護中緬邊境的和平與穩定?!?/p>
停火監督車輛
果敢同盟軍能履行和平協議完成和平移交,為緬甸國家的安全與穩定起到了示范與帶頭作用。用發展的眼光看是正確的選擇,是符合歷史發展規律的選擇,是利大于弊的選擇。
(一)利大于弊
果敢同盟軍及其支持者認為移交臘戌城區吃虧了,不應該移交,應該堅守到底,這是錯誤的思想。
觀點一,移交后果敢同盟軍控制區變小了,丟失了北撣邦地區最大的城市財稅收入減少,控制區的人口也相應的減少,緬軍部隊進來了有安全隱患。
緬軍軍人
答:果敢同盟軍只是移交了臘戌城區,臘戌周邊城郊和鄉村還在控制區范圍內,把這些控制區劃歸給木邦縣集中管理。在緬甸撣邦第一特區總控制區約1.2萬平方公里,移交的地盤只占很小一部分。
臘戌城區移交后同盟軍財政和稅收確實減少了,但是同時臘戌城區十來萬人的管理工作負擔也沒有了,這些花費現在由緬甸軍政府來負責。果敢同盟軍在臘戌城區的安全和行政花費,以及城市建設和維護投入沒有了,單純算經濟賬基本上不賺也不賠。
城區
緬軍及其家屬雖然進駐臘戌城區,甚至把東北軍區重新遷回過去的司令部基地內,但是重新部署的部隊實力很有限。并且臘戌城區周邊公路和關卡依然在同盟軍掌控之中,還多支機動作戰部隊是有能力應對突發事件的發生。
緬軍東北軍區進駐臘戌城區的卡車
觀點二,果敢同盟軍是投降派,沒有跟緬甸軍政府戰斗到底,以后緬軍剿滅其它反政府武裝后,還會再去消滅同盟軍。
犧牲這么多戰友,難道不是為了讓百姓過上更好生活么?
答:果敢同盟軍絕不是投降派,是能明辨是非和順應歷史潮流的務實派。是為了緬甸國家和平和穩定,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緬甸軍政府戰斗機天天炸第一特區控制區,百姓的人身和財產安全得不到保障,這就是與緬軍戰斗到底么?第一特區被斷水、斷電、斷網絡、斷邊貿,這是明智之舉么?
誰挨炸,誰知道
說這些話的人,是沒有為緬甸撣邦第一特區百姓考慮,是軍事冒險主義,是拿果敢同盟軍當槍使,讓果敢人流的血為他們利益服務。用老百姓的話說:“你不服,你上,誰也沒拉著你”。
誰家的孩子犧牲,誰心疼
可以毫不客氣的說,緬甸軍政府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是不會主動挑起“果緬矛盾”的,對自己沒有任何好處。德昂民族解放軍、若開軍、克欽獨立軍、各種人民保衛軍、欽族聯軍、克倫族各武裝等,都在對緬甸軍政府發動武裝襲擊,根本就打不過來,好不容易跟果敢同盟軍取得和平相處,樹立個和平典范還來不及,軍事實力和政治需求都不允許緬軍翻臉。
新聞截圖,內容有出入,去偽存真的看
緬甸打了60多年的內戰短時間也不可能完全結束,并且鄰國作為和平監督方,也不會讓雙方輕易再次發生武裝沖突,誰違反協議誰付出代價。
(二)發展才是硬道理
果敢同盟軍不僅要維護好臘戌地區的安全,還要起到成為中國和緬甸經濟貿易的橋梁作用,促進兩國的經貿往來,自身也能從中獲得巨大的經濟收益。
果敢同盟軍控制區范圍
果敢同盟軍掌握兩個緬甸國家級外貿口岸,清水河口岸和木姐口岸,清水河口岸完全掌控,木姐口岸在圍困之中。只有來往兩國的經貿往來活躍起來,果敢同盟軍才能征收外貿口岸收入,商人貨物收入,車輛過境維護保養,給第一特區服務業提供大量就業崗位等,第一特區的經濟就能盤活。
南傘口岸
果敢同盟軍應該成立緬甸軍政府法律框架內的安保公司,負責從下緬甸至臘戌城區的經貿往來的安保工作,甚至可以讓軍政府人員監督公司運營,按比例劃分收益也可以。
進入果敢同盟軍控制區后,可以由防區部隊護送至清水河口岸或木姐口岸出關,同樣反過來再把關口進口貨物護送至下緬甸地區。既打通了北撣邦地區中緬陸路貿易通道,自己還掙安保和過境費用,讓各利益方變成合作共贏的局面。
安保人員可以抽調精銳
果敢同盟軍成立的安保公司甚至可以保障鄰國油氣管道安全,雙方民族文化相同,語言相通,生活習慣相近,溝通起來便利,同盟軍有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
油氣管道示意圖
(三)小結
對于果敢同盟軍而言,緬軍進駐臘戌城區不僅不是負擔,是對緬甸軍政府工作的經濟、政治、情報的橋頭堡,是盤活緬甸撣邦第一特區經濟的切入點,格局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