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保群1969年入伍,曾是北京軍區某部隊的警衛班長,他在部隊里干工作兢兢業業,做事腳踏實地。為人忠厚,做事靠譜,因此很受領導賞識。
1973年的某一天,他無意間接到一個任務:去301醫院看護一個叫“張續”的病人。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趙保群接到任務后,二話沒說就跟著去了。
路上,陪同人員告知他看護任務最重要的3條原則:一是不談政治話題。二是嚴禁病人與外界接觸。三是病人家屬定期探望時,他必須一五一十記錄談話內容并向組織匯報。
說完這些,他們就到了醫院,趙保群進一步了解后,才發現看護任務并不輕松,因為看護的對象時常處于昏迷狀態,身邊平時又沒有家人陪護,就需要趙保群進行照顧。
大家都知道,照顧一個病重的人是非常辛苦的。然而,趙保群心里想的是既然領了任務,那么就要全力完成任務。
為此,他與院方盡力爭取后,還時不時從外面帶一些水果和營養品給病人吃。在他的悉心照料下,病人逐漸恢復,清醒的時候會與趙保群交流,說一些自己的經歷。
慢慢地,趙保群了解到自己照顧的人經歷不簡單,走過長征,打過日本鬼子,應該是一個響當當的人物。但是趙保群并不知道他是誰,也不會去打聽,更不會主動去了解,他只知道要更加細心照顧好他。
付出總有回報,在趙保群的精心看護下,病人恢復得很快。定期探望的家屬更是看在眼里,為了表示感謝,家屬們會給他帶一些東西表示感謝,趙保群不能收,心里卻美滋滋的,他感到自己的辛勤付出得到了肯定。
幾個月的相處中,因為趙保群日夜不辭勞苦地守護,張續身體得到了迅速恢復,并悄悄出院了,張續及家人心里很感激他,把他當成了十分信賴的人。
趙保群全然不知,因為他被領導提前召回了,老實的趙保群心里卻惦記著張續的病情,認為任務沒完成。
領導笑著告訴他張續已經出院了,趙保群才明白自己的任務已經完成了。后來,張續讓家人找到趙保群,當面表達感激并告知“張續”的真實姓名是“張愛萍”,我軍的開國上將。
家屬還傳達張愛萍的盛情:趙保群要是遇到什么困難,隨時可以去找他;在家里設宴招待他,希望他能來。
趙保群卻婉言拒絕了,此時他走到了人生的一個重要十字路口:退伍轉業。他不愿在這個時候節外生枝,就悄悄收拾行囊,踏上了返鄉的歸途。
趙保群轉業到地方,安置的工作是磚廠工人。他始終保持著兢兢業業、腳踏實地的作風,很快被評為勞動模范,成為廠里的驕傲。
他一直以“普通工人”的身份活著,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他都沒有想過去找找曾經看護過的“大官”幫幫忙。然而,張愛萍卻一直在尋找趙保群,因為老將軍一直忘不了當年細心看護自己,甚至救了自己一命的趙保群。
只是因為種種原因,一直杳無音訊。1982年11月,張愛萍出任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趙保群是從電視上得知這一消息。1986年,張愛萍從一份報告中偶然看到了關于勞動模范趙保群的簡短介紹,立刻讓人幫忙核實身份信息。
核實后,激動不已的張愛萍聯系趙保群家鄉政府,發出“邀請函”請求幫忙尋找。當地政府收到邀請函后,馬不停蹄趕到趙保群家。
工作人員看到趙保群正在午休,緊忙讓家人將他叫起來,興奮地說:“別睡了,告訴你一個好消息,國防部長張愛萍將軍正在到處找你呢!找了你十四年,現在邀請你去北京呢!”
趙保群表現得很坦然,告知此事不許聲張,低調處理就可以了。1987年11月,趙保群踏上了去北京的列車,他不能辜負了老將軍的盛情邀請。
到北京后,趙保群終于和張愛萍將軍見面了,張愛萍埋怨他這么多年都躲哪了?也不來找他,讓他找了整整十四年。
趙保群不知道說什么好,畢恭畢敬地給張將軍敬禮。幾杯酒下肚后,他們之間的話多了起來,猶如好朋友一般,暢敘往事,非常舒心。
之后,趙保群在將軍的安排下,在北京游玩了一些日子。后來的日子里,趙保群玉老將軍之間始終保持著聯系,但是趙保群始終堅守一個原則,無論遇到什么困難,絕不找老將軍走后門,不給組織添麻煩。
2000年,趙保群再次到北京參加了老將軍的生日宴會。2003年,張愛萍將軍逝世,趙保群內心十分悲痛,為此病倒。后來,趙保群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整理撰寫自己與張愛萍將軍交往的點點滴滴,為傳播紅色文化、傳承紅色精神貢獻一份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