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剪輯:人民網 趙怡君
人民網南平4月23日電 (記者林盈)一根竹子能怎么用?竹筍用來吃,主體加工家具、快消品,下腳料能用作竹刨花板、密度板、竹機制炭、車用活性炭、生物質燃料……在福建南平邵武市,一根毛竹能給1.1萬人提供就業機會,“養活”292家竹制品企業。
各種竹制產品。人民網記者 林盈攝
邵武擁有竹快消品、竹家居兩條完整產業鏈。人民網記者 林盈攝
日前,記者隨“何以中國·閩山閩水物華新”網絡主題宣傳活動采風團隊,走進邵武,探究這里如何一年“消化”5500萬根毛竹。
“竹立方”首席講解員周鑫敏介紹,邵武竹制品門類齊全,特色主導產品有竹家居、竹家具、竹餐具、竹工藝品、竹制快消品、竹裝飾、竹建筑等。這里是全國最大的竹林交易市場,每年有4000萬根以半成品或原竹的形式來自江西、福建三明等周邊地區。
形形色色用途廣泛的竹制品。人民網記者 林盈攝
以竹子制成的兒童玩具、足球。人民網記者 林盈攝
坐擁竹快消品、竹家居兩條完整產業鏈,每年可生產精品竹筷胚和各類竹筷300億雙,占全國的60%;竹高爾夫球釘產量占全國90%;各類竹刀、叉、勺生產占全國90%;每年生產的竹基板材約65萬立方……邵武是竹制產品市場的“中流砥柱”。
邵武每年消耗的110萬噸毛竹中,有60萬噸是竹粉等下腳料,這些下腳料能100%循環再利用。把一根毛竹“吃干榨盡”的本事,讓邵武成為毛竹價格全國最高的縣域,以竹粉為主的竹下腳料價格為每噸370元—420元,這也讓本會浪費的下腳料成為“香餑餑”。
用于運輸毛竹的無人機。人民網記者 林盈攝
近年來,隨著當地在“產學研用”合作的創新,竹子逐步“打入”材料、食品等加工領域市場,竹纏繞技術逐漸在地下管廊等新市場中嶄露頭角,竹產業附加值逐年增加。
浙江人鈄偉勇十多年前來到邵武做毛竹生意,如今,他名下的產業已跨越毛竹種植、貿易、電商、設備制造等一二三產業。從琢磨種竹子、砍竹子,到研究怎么加工、用什么加工,鈄偉勇說,趕上了產業升級的“東風”,處處都是商機,不知不覺就完成了三產融合。
自動化應用使竹筷產能從9000雙/天實現10萬雙/天。人民網記者 林盈攝
位于邵武的竹立方生態科創館也是近年來當地投建的新項目,集展示、體驗、營銷、活動、研發、生產、供應鏈、金融服務、政產學研用、項目孵化、創客空間為一體,目標是搭建一個可持續性發展的全竹產業鏈生態。科創館運營總經理黃志勇表示,圍繞“買全球·賣全球”的核心發展理念,希望助力邵武打造全球竹產品研發中心、竹產品交易中心。
(責編:陳遴、劉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