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記者呂虹 發自北京 “AI時代,年輕人的核心技能是學會如何學習。” 世界著名科技雜志《連線》主編凱文·凱利曾說。在第30個世界讀書日(4月23日)到來之際,學而思在北京五棵松萬達廣場開啟了一場“提問”主題市集,向社會傳遞“提問是更好的學習”的理念。
怎樣讓春天沒毛毛?3D為什么會打印?AI未來會統治世界嗎?未來的老師會變成機器人嗎?......在“提問”市集精選展示墻上,孩子們的提問五花八門。
“當你提出了一個好的問題,那么找出這個問題的答案就不遠了。”學而思執行總裁位晨在市集活動上表示,提問可以讓閱讀更有深度,希望通過這場“提問”市集,告訴人們尤其是孩子們,在AI時代,提問是更好的學習方式。據悉,本次“提問”市集收獲大量家長和孩子的高頻互動,更收集了參與兒童提交的近2000條問題。
記者看到,在學而思提問市集現場,共安排有7個主題攤位,分別設置了愛與美好社會、AI與未來學習、知識與閱讀、個人成長、探索神奇自然等主題。孩子們在每個攤位圍繞定制主題,手寫一張“提問”紙條,集齊7個印章后,就能獲得一次抽獎機會,用“提問”換來小獎勵。
在公益攤位,孩子圍繞“愛與美好社會”寫下自己的問題。
在談到此次讀書日活動為何要聚焦“提問”這個主題詞時,相關負責人表示,“提問是更好的學習”來自學而思近年來對學習理念、未來人才的深入思考,希望能培養孩子們面向未來的素養和能力,其核心之一就是要把被動學習轉向主動學習,而學會提問是養成主動思考和探究能力的關鍵。“抽獎只是一種互動激勵,最重要的是通過主題市集,在游與展的互動中,激發孩子們主動提問的意識。”
值得關注的是,從今年9月起,北京市中小學將普及AI通識課。隨著DeepSeek等大模型的應用普及,越來越多的人感知到,每個人要活用好AI,都要學會提問,才能從大模型獲得更好的答案和幫助。
提問不但關乎著孩子們學習意識和方法的養成,也關乎著應對AI時代到來的綜合素養培育。“提問是更好的學習”這一理念也已經以不同方式,融入在學而思技術能力、產品和教學場景當中。學而思自研的九章大模型和基于此開發的隨時問、九章愛學等應用,都致力于構建啟發式的答問和學習模式。
在“提問”市集活動現場,南都記者還陸續體驗了學而思學習機中的“小思”AI對話、自然博物的標本盒子、摩比思維機的點觸互動,以及魔方、研學等攤位的智能交互項目。從“形式”到“內核”,能感受到學而思在教與學各環節主動激發孩子“提問”意識,喚醒孩子探索興趣的種種創新努力。
值得一提的是,這場提問市集還安排了一個“愛心公益攤位”,現場展出許多白血病患者家庭手工制作的精美手工藝品,售賣收入都會直接支持這些家庭。活動期間,學而思還為公益團隊征集并捐贈了500余本圖書,多方面落地讀書日的公益主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