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沙地區的沖突爆發了一年多,哈馬斯卻突然開始示弱。據稱哈馬斯愿和以色列進行長期停火并把加沙的控制權交出去。在哈馬斯進行讓步的同時,伊朗外長將開始訪華,成為了目前局勢下的一大變數。
哈馬斯最近確實在這場沖突中成為了“逆風”的一方,根據以色列方的消息,自沖突開啟至今,以色列已經拿下了加沙地區四成的土地并建成了15座軍事基地。
同時,加沙地區的北部也同樣被變成了所謂的永久緩沖區,就連哈馬斯打“地道戰”用的地下地道網和關鍵節點,都被以色列軍隊摧毀了六成之多。
以軍一天平均能搞出四十多場空襲,哈馬斯的兵工廠和指揮系統都在主要目標之中,關鍵區域隨時面臨著被一鍋端掉的風險。就連雙方沖突的傷亡比例差距都極其懸殊。
目前的局勢非常明顯,加沙就連醫療都被以色列掐的死死的。九成的醫院無法運轉,兒童們的疫苗無法接種,居民患病和死亡率一路飆升了三倍。哈馬斯盡顯疲態,而以色列卻一路高歌猛進。
在以色列的威脅之下,哈馬斯舉步維艱。雙方的談判也難以進行,以色列要求哈馬斯釋放所有人質,而哈馬斯則提出以色列必須全軍撤離加沙,撤銷對應封鎖。
以色列當然不會滿足哈馬斯的需求,畢竟現在他們可是優勢占盡,難民營等民用區域被襲擊甚至導致加沙的老百姓買奶粉都得走地下市場。
這一波攻勢,內塔尼亞胡兵分三路,北路軍不斷地摧毀地道網,南路軍打進去見到武裝人員就要活捉或消滅,另外還有一路部隊正卡在靠近埃及的邊境地區,準備防止援助和黑市的武器走私。
哈馬斯終于挺不住了,在三個月都難以談攏的談判桌后,哈馬斯放出話來:愿意達成長期停火協議,哈馬斯可以在這期間停止一切軍事活動,其中包括了制造武器、開挖地道網絡等行為。
最關鍵的是,哈馬斯這次讓步丟出的重磅籌碼是整個加沙地區。他們表示愿意接受埃及的方案,讓一個第三方獨立機構來接管控制加沙地區。
內塔尼亞胡卻唱了個反調,他表示哈馬斯一直在拒絕停火談判,還拒絕了釋放扣押人員的議案。哈馬斯一直要求以色列自己離開加沙,這基本就是他們的底線。
在內塔尼亞胡的言論里,哈馬斯的堅持才是談不攏的根本原因,因此他指揮三路大軍繼續加大施壓力度,并發表了一次講話。內塔尼亞胡表示,必須為生存戰斗,直到最終取勝。
但哈馬斯的發言卻大相徑庭,哈馬斯早在14日就表示正在研究從一個第三方斡旋者那里發起的45天停火協議。哈馬斯拒絕的只有要求他們全部解除武裝的議案。
可以想到,不愿意談的其實多半是以色列,以色列的訴求只有消滅哈馬斯,而且哈馬斯又處于劣勢方,因此他們很可能完全無視甚至曲解掉哈馬斯的停火議案。
這次哈馬斯做出的巨大讓步,也極有可能是哈馬斯內部百般思考下的解法,目前加沙地區的老百姓也舉步維艱。哈馬斯的內部都在內外重壓之下面臨著分裂內訌的風險。
在停火談判都成為一種奢求的情況下,來之不易的變數就只能寄托于外部了。23日,伊朗外長阿拉格齊開始了訪華行程。在與中方高層的會面中,中方表示會加強國際和地區事務協作,而阿拉格齊則表示高度重視雙方的戰略伙伴關系。
在22日時,中方就已經透露,雙方將在共同關心的國際地區熱點問題深入交換意見。而中方在之前對加沙沖突也多次表達過自身立場,希望雙方立刻停火、開放外部人道救援、落實雙方的方案。
同時,中方還和阿拉伯國家一道給加沙送了不少物資,但以色列卻借機大做文章,稱中方是在袒護恐怖分子。在這種局面下,作為哈馬斯最大背景伊朗前來訪問無疑是想借一借中方的力量。
在聯合國的12此大會中,除了中俄,壓根沒人去公開指責以色列。美國模棱兩可,內部都爭議不斷,聯合國秘書長一句道德崩塌都招來了以色列的批評。
結果,中方成為了那個少數的可以發表真實客觀意見的國家,也在不斷地提出停火重建等方案斡旋這場讓無數老百姓流離失所甚至失去生命的沖突。
對于哈馬斯來說,讓步和談根本換不來以色列的和平,畢竟以色列只想把哈馬斯徹底干掉。也因此,阿拉格齊的訪華成為了哈馬斯最后的救命稻草。
如果明面上的伊核問題可以產生進展,伊朗也就可以有更大的自信來幫助哈馬斯,而素來秉持人道主義的中方也會對加沙沖突在國際層面產生極大的影響力。但如果這次沒有談清,哈馬斯的未來也就沒有那么樂觀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