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海露花
一大批意大利小鎮,正在成為互聯網上的“歐洲鶴崗”。
今年春天,意大利中部的小鎮彭內鎮里,鎮長吉爾貝托·彼得魯奇站在一棟古老的石屋前,對著記者無奈地說:“這座只有1000人居住的小鎮,即將成為鬼城了。”
△意大利中部奇維塔迪巴格諾雷吉奧(Civita di Bagnoregio)山上,一座“垂死”的村莊。(圖/視覺中國)
而為了試圖扭轉局面,當地開始推出“1歐元買房計劃”。僅花費不到一杯咖啡的價格,就能買到一棟中世紀風格的老宅,實現田園牧歌式的生活。像這樣的“1元房”,在意大利各個小鎮批量出現。
然而這些接近“零元購”的歐式別墅,真的那么香嗎?
1歐元買下一座獨棟別墅甚至是古堡,這并不是夸張,而且已經持續了很長時間。
這一備受關注的“1歐元房產計劃”是一個名叫穆索梅利的小鎮率先推行的。它位于意大利西西里島中心的卡爾塔尼塞塔省,人口不到11000人。當地經濟主要依靠橄欖、谷物等農業。
△卡爾塔尼塞塔省的城鎮風景。(圖/視覺中國)
2017年,為了應對小鎮人口急劇減少、空房越來越多的情況,當地政府就推出了這一看上去噱頭滿滿的房屋銷售計劃“1歐元計劃(Case 1 Euro)”,試圖以此吸引人口遷入,同時解決這些老房子的遺留問題。意大利政府建立了“一歐元購房網站”,全世界的買家可以在網上申請購房。
起初,這一計劃的確效果顯著。國內外的購買者紛紛涌入了穆索梅利,政府到2019年已經收到了6萬份申請,西西里島的旅游也變得火爆。房產中介公司里,甚至一度發生了踩踏事件。
緊接著,意大利境內其他小鎮紛紛開始效仿該計劃,包括甘吉、塞拉米、皮埃蒙特鎮等,政府官員們積極宣傳,都期待著一舉扭轉本地房屋大量空置的尷尬局面。
△意大利濱海城鎮。(圖/unsplash)
這些加入“1歐元計劃”的小鎮,處境都很相似。本土的人口流失從二戰期間就已經開始,由于當地的生存環境遭到破壞,不少人移民到國外,尋找更好的生存機會。而隨著時代的變遷,小鎮的出生人口也逐年降低。種種因素導致這些小鎮幾乎快成為“鬼鎮”,留下了一大批空房。
這些房屋不是只針對意大利本國人銷售,而是歡迎全世界的人購買。加上社媒上的大肆宣傳,讓不少外國人趨之若鶩。在政策推出的前五年,穆索梅利鎮就向外國人售出了300棟房屋,約占庫存的95%。
1歐元買房計劃一直持續至今,并因為彭內鎮所引起的關注,在今年春天再次全網火了一把。目前,意大利約有70個村莊推出了1歐元買房計劃,很多地方也推出了和低價房屋相配套的人才吸引政策。
△廢棄的山頂建筑。(圖/視覺中國)
2023年,薩丁尼亞島的百年小鎮奧洛來發布了名叫“Live in Ollolai”的新居民招募計劃,提出打造一個國際化的居住區,房屋同樣最低可以“1元購”。他們會給來購房的人提供免費住所,讓他們短暫體驗小鎮生活。他們還聲稱歡迎“數字游民”,會為這類人群提供相關支持。
政府以當地的百歲老人、鄉村居住環境等為宣傳點,喊出不少吸引世界各地居民的口號:“沉浸在古鎮氛圍的生活”“在奧洛來,展開新人生”。
△奧洛來網站上的宣傳標語。(圖/網頁截圖)
更幽默的是,在美國大選過后,奧洛來當局還在網站上寫出針對美國人的宣傳語:“你是否被全球政治所困擾?是否想要擁抱一種更平衡的生活方式,同時尋找新的機會?是時候在迷人的撒丁島天堂,開始你的歐洲生活了。”
風景絕美、房屋免費……一切都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那句話——免費的,才是最貴的。
1歐元買房的背后,的確還有不少具體規則。計劃推出至今,買房者的抱怨聲也沒斷過,比如規定多、流程長、手續麻煩。除此之外,實際要花費的費用遠不止1歐元這么簡單,像是買家在購房之外,還需要承擔公證費和行政費。
△要維護這樣一棟老建筑并不容易。(圖/unsplash)
與此同時,因為這些房屋大多年久失修,內部發霉、破損嚴重,買家往往需要交一筆高昂的“翻修保證金”,這筆保證金在1000歐元到5000歐元不等。地方政府會要求買家在一定的時間內提出修繕計劃,通常是從購買起的一年內。
此外,買房者也要在一定時間內完成修繕老房子的任務,一般是三年。如果三年內買家沒有完成,那么一開始交的“翻修保證金”就不會退回。
而翻修也是個難題。意大利鄉村的不少房屋都是有著歷史價值的古建筑,受到嚴格的保護。在修繕房屋的同時,買房者還要遵守當地的建筑保護法規,建筑物的結構、外觀都有要求,不能隨意更改。
△一位在意大利購房成功的中國博主現身說法。(圖/小紅書截圖)
為了收益最大化,不少小鎮的鎮長會親自組建建筑師和工匠團隊,帶著購房者一起執行修復工作。當地也推出了很多“懶人修繕包”:2萬歐元基礎翻新、4萬歐元精裝……而即便是房屋已經修繕一新,在小鎮的真實生活,或許也沒看上去那么夢幻。
這些人口稀少的小鎮,大多缺乏支柱性的產業,居住在此的人很難找到理想中的工作,即便是自主創業也很難。很多鄉村小鎮上的基礎設施也相對匱乏,醫療、商業、交通都不太方便。當現實問題一個接一個出現在眼前,很多曾經炙手可熱的“1歐元房屋”,都沒能真正擺脫原本的命運,再次淪為了空房。
但依然有適合的人從“1歐元計劃”中得到了他們想要的生活,只不過需要另辟蹊徑。像是多家國外媒體都曾報道過的意大利夫婦Luca和Sara。他們原本是一對房車旅行博主,在經過了詳細的調研后,購買了西西里島上的一棟1歐元別墅。翻修房屋期間,他們在網站上定期更新修繕改造房屋的進程,短短時間內就收獲了30多萬粉絲。
△Luca和Sara發布的視頻。(圖/視頻截圖)
而最后,他們僅花費1.5萬歐元,就將房屋打造成了理想中的樣子,還投資包下了附近的一處橄欖園。在面朝大海的房子里,夫妻倆帶著兩個女兒一同生活。他們的經歷吸引了不少網紅效仿,也算是“1歐元計劃”中少有的實現了理想中生活的例子。
在歐美國家乃至全球范圍內,老房子的尷尬境遇已經不是個例。
瑞士位置較遠的小鎮,同樣在出售價格為1瑞士法郎的房產,同時一些偏僻村莊推出政策,為搬來此地居住的人提供上萬美元的“搬家費”;克羅地亞的邊境小鎮,也以1庫納的價格出售廢棄的房屋。
△瑞士鄉村風光。(圖/unsplash)
法國巴黎以南300公里的一處村莊,1歐元的房屋同樣不少,但規則比意大利更嚴格:當地要求購買者必須實際住在房子里,不能用于租賃或開民宿。同時,必須在六個月內開始裝修,在兩年內完成。
而在亞洲,不久前在社交媒體上引發討論的“35000元人民幣買北海道別墅”,也是與“1元購房”相似的情況。過去的經濟高速發展期,日本建造了許多房屋,但隨著人口減少,各個小地方剩下的空房成了問題。
日本總務省2023年統計數據顯示,日本有超過900萬間無人居住的房屋,約占所有房屋總數量的14%。而這些空置房屋就算無人居住,依然需要每年繳納房屋售價03%~0.4%的房產稅,以及各種附加支出,給持有者造成了不小的負擔。
為了能夠順利出手,屋主們也只能將房價一降再降。在北海道,幾萬元人民幣一套的房屋的確很容易找到。但和意大利小鎮的情況相似,這些老房屋的“隱形支出”同樣不少:在雪季漫長的北海道,雪害保險就是一筆硬性支出。此外,還有防白蟻處理費、除雪費等。
△在日本3.5萬元人民幣買北海道一戶建。(圖/小紅書截圖)
“零元購”的房屋也同樣不少,一些房產公司甚至想出了鄉下的別墅、大平層以租代售的辦法。比如,長崎市的房產公司就推出了“贈送型出租房”項目——將房子以每月3萬日元的超低價租給住戶,十年后,住戶就可以獲得永久產權。
不少地區甚至誕生了“空屋獵人”這一職業。很多歐美人來到日本,專門尋找合適的低價房,讓充滿想象力且有改造能力的人,來使年久失修的老屋重新煥發生機。
△日本街景。(圖/unsplash)
而回望這些經歷了輝煌歲月的老房子,麻煩重重的“1元購”,雖不能保證將它們改變成理想居所,卻依然給它們被看見、被改變的機會。畢竟,這些房屋都曾有著遠非金錢能夠衡量的高光時刻。
參考資料
[1]CNN(2025),Another Italian town gears up to sell dollar homes
[2]央視網(2019),“豪宅”白菜價1歐元一套房?探秘意大利“鶴崗”
[3]十九出海筆記(2023),盤點|史上最全!歐洲一歐元房產,歐洲“鶴崗”們的現實與幻想
[4]環球雜志(2025),意大利“1歐元房屋”:噱頭還是創新
[5]財聯社(2023),意大利小鎮推出1歐元買房計劃 定向招攬“特朗普厭惡者”
[6]南周知道(2025),意大利1歐元買房,天上掉餡餅了?
[7]經濟觀察報(2024),日本買房?真相不如你想得那么美
[8]東方新話(2024),那些“0元購”的日本空房,現在怎么樣了?
[9]南方周末(2025),花3.5萬元到日本買房:低價背后的浪漫與匱乏
編輯:曾寶氣; 校對:遇見;排版:彭圣婕
“你愿意買1歐元別墅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