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晚上,李國慶談京東和美團的外賣大戰,還預測了一下最終的結果。說到京東做外賣這事,尤其是劉強東親自到一線送外賣。他說,這不是一個千億身價老板該做的事情了,既然劉強東選擇這樣做,就標志著這場外賣大戰打響了,是不可避免的。
現在兩家的利潤是這樣的,京東一年是小400億的利潤,美團大體相當,也是小400億,他們的利潤不分伯仲。
那劉強東為何非要搶外賣這塊蛋糕呢?
在李國慶看來就是騎手對現狀不滿,用戶怨聲載道,商家更是苦不堪言。就是在這個節骨點上,劉強東“殺”了進來。
這是一個機會。
他坦言劉強東進入這個行業,絕不是為了賺錢。他是站在道德制高點上,想要做一個有責任有擔當的企業家。就說商家苦不堪言這件事吧,李國慶還舉了個例子。
他說,現在外賣對商家平臺的抽傭是25%到30%,劉強東承諾的是利潤不超過5%。
25%-30%是什么意思呢?做餐飲的人告訴他,他們做餐飲房租若是超過15%,就經營不下去了,10%剛剛好。現在到了互聯網上,平臺抽傭就達到25%甚至30%,這個根本沒法做。
所以,很多人發現,自己訂外賣和到實體店吃,分量是不一樣的,甚至品質都不一樣。外賣反倒是比到實體店吃,更貴了一些,就是平臺抽傭高。
劉強東進來,就是想要改變這一現狀。
還有一個就是,外賣小哥都沒有五險一金,這是不應該,也是外賣小哥的一個痛點,總有人來給他們解決吧?劉強東加入進來了,給全職外賣小哥上五險一金,對商家對用戶對外賣小哥,都是利好的事情。
他肯定不是為了賺錢,他就是想要做一個有社會責任的企業。
如今劉強東引起了外賣“大戰”,這個“大戰”受益的肯定是客戶,這是毫無疑問的。他還說中午的時候,他還點了一份外賣,平時70多元,在京東點60多元。
他也是受益者,省了十多塊。
他預測一二三線城市里的核心用戶,可能更多的會選擇京東外賣。
一二三線的非核心用戶,還有四五六線城市的用戶,可能會選擇另一個平臺。現在京東加入,會導致客戶分流。京東肯定會搶走另一個平臺的外賣份額的。而且他還是比較看好劉強東的,并且喊話劉強東,讓劉強東請他吃外賣。
還有就是他強調,外賣市場份額很大,不可能讓一家企業獨大的,若是劉強東不進來,也會有別人進來的。這個市場總要有人來競爭,劉強東的加入,讓這個競爭提前了。
李國慶上一次談京東和美團外賣時,就說他很早就和劉強東,王興吃過飯。還單獨和王興吃了一次,他告訴王興,外賣市場份額足夠大,復購率高,你做好這一塊就行了,千萬不要去搞零售,這樣就動了別人的奶酪,阿里不干,京東也不會干。
若是動了他們的利益,他們會反擊的。
結果王興沒聽,弄了一個即時閃購模式,蠶食了京東的零售份額,京東肯定不干呀。你進入我的行業,我也進入你的行業,相互滲透。
這不是外賣大戰一觸即發。
相信大家也看到了京東和美團外賣大戰相關的討論,似乎網上輿論支持京東的比較多,有的保安甚至直接喊話劉強東,只要是京東的外賣員進入小區,他們都會放行,讓他們騎車進小區送外賣,就是為了支持劉強東。
甚至網約車司機也說,若是路上遇到京東外賣員,會先讓行。
還有更離譜的,說他是商家,第一時間先做京東,后做另外兩家,新鮮食材給京東,過夜的給另外兩家。當然了這未必是真的,但是,都是表達對京東做外賣的支持。
可能真的如同李國慶說的,大家苦外賣久矣,這個時候劉強東殺進來,改變外賣現狀,對于所有人,說不定都是好事。
有競爭才會讓市場變得更健康,最終才會讓消費者得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