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和印尼的首輪外長+防長的“2+2”對話機制首輪會議,如今已經在北京圓滿結束,這次會議也是我國國防部長董軍就任以來,和外長王毅的首次配合,足見我國對印尼的重視程度。而印尼這邊同樣也沒有讓我們失望,雙方經過一上午的談判之后,也確定了很多的共識。
作為東盟內部體量最大的國家,印尼這一次給東盟的成員國們算是開了一個好頭。這次對話其實本來在去年就應該展開了,但是當時恰逢印尼政府換屆,所以雙方一致認為,在印尼新政府組建之后,再進行本輪對話。
對于中國和印尼雙方而言,這樣的對話當然都是越多越好的。在中美競爭的這個大格局,大背景之下,印太地區局勢持續緊張,美國還在不斷的施加“對等關稅”壓力,稍有不慎就會對地區局勢造成顛覆性影響。
而印尼作為東盟內體量數一數二的國家,本身就是東盟的“壓艙石”,中國又是亞洲地區內的重要影響因素,在這種特殊背景下進行對話絕非偶然,因此中印尼“2+2”,也意味著東亞和東南亞兩國最大的國家,建立起了特殊局勢下的戰略互信和政治安全合作。
“2+2”對話這種模式,起源于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的北約軍事合作,又美國開發出來的外交模式,目前美國已經和日本,澳大利亞,以及印度等12個國家建立起了常態化的“2+2”。印尼則是首個和我國建立“2+2”對話模式的國家,對于我們而言這也是突破性的一次進展。
那么為什么我們首次落子,就選擇了印尼呢?
印尼是東盟最大的經濟體,2024年GDP已經達到了1.4萬億美元,也是G20中唯一的東南亞國家,在國際上有著較高的話語權,中國近十年來始終都是印尼最大的貿易伙伴。作為美國在東南亞體量最大的盟友,印尼始終堅持相對自主的外交政策。
印尼同時也是南海問題涉及國家之一,但是兩國卻在該問題上有著相當穩固的交流溝通機制,印尼也是除文萊之外,少數和我國在南海問題上成功實現“分歧管控”的國家。我們選擇優先和印尼進行對話,顯然也是為了繼續深化我們在南海問題上的合作主張。
二十一世紀以來,中國和印尼已經進入了歷史上最友好的時期。
印尼和中國現在的關系,就是“打得火熱”,這是事實,而且還是肉眼可見的越來越好,我們也在大力的幫助印尼發展經濟。
雙方在基建,貿易以及南南對話對方面的共識越來越多,且雙方事實上基本不存在領土爭端,在南海部分海域存在的海洋權益主張重疊問題,已經逐漸淡化。
從雙方近十年的聯合聲明來看,可以很明顯的發現,雙方都在各退一步。印尼的外交重點是南南對話,穆斯林國家的互相支持,而我們現在的戰略取向,同樣也要大力發展和穆斯林國家的關系。
過去5年,無論是哪一個派別的穆斯林國家,基本上都和我國的關系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而我國支持印尼發展的理由也很簡單,最大的原因就是為了保證我們的貿易通道通暢,同時不讓美國在東南亞和澳大利亞的圖謀成為現實。
印尼作為東盟內最大的國家,我們不需要保證印尼一定完全偏向我們,他們至少保持中立,我們就能夠穩定住東盟這個最大的貿易伙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