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海外網
【俠客島按】
4月23日,第三十個世界讀書日。
有人說,讀書是成本最低的奢侈行為,它幫你拓寬生命的廣度和深度;有人講,在全民閱讀的時代,讀書不僅是個體性的活動,更關乎一個民族的價值導向與文化自信。
俠客島約請多位編輯作者,為大家分享近日讀書。也歡迎島友在評論區留言薦書,讓我們一起閱讀。
鐘祺:
《當今為什么還要研讀馬克思》,(英)喬納森·沃爾夫著,段忠橋譯,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閱讀感受:
這是一本介紹馬克思主要思想的小冊子。作者通過抓住異化、勞動價值論和共產主義等關鍵概念,使大眾能快速厘清馬克思主要思想脈絡。全書不到200頁,好讀又不乏深度,系統卻不失重點。事實證明,馬克思的批判鋒芒不僅沒有褪色,反而展現出驚人的預見性和穿透力,這也是今人還要研讀馬克思的重要原因。值得一提的是,這本書不是在辦公桌前,而是在倫敦地鐵上一點點寫成的。
田獲三狐:
《漢字王國》,(瑞典)林西莉著,李之義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閱讀感受:
起猛了,看到一個瑞典人教我認字。為什么人們把自來水的開關稱為“水龍頭”?為什么把懷孕叫做“有身子”?一撇一捺為什么是“人”?這些問題不少中國人可能都回答不上來,同時也是林西莉初接觸漢語時的疑問。她為方塊字的獨特魅力所吸引,曾50多次來到中國,通過生活觀察、資料歸納、邏輯推斷,把一個個漢字的前世今生、來龍去脈,通俗地介紹給了全世界。這樣一本“出口轉內銷”的文字學著作,您不想看看嗎?
靜玄:
《篳路維艱——中國社會主義路徑的五次選擇》,蕭冬連著,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閱讀感受:
如果您想快速入門新中國史,這本小冊子是很好的選擇。書很好讀,甚至能讀出“戲劇沖突感”。這從書題就能看出來——“五次選擇”。越是局勢復雜、左右為難,選擇就越重要。很多事,可能最初設想并非如此,但最后卻走成了那樣。沒人有上帝視角,而只是在多重限制條件下,做出了當時認為的最優選擇。這就讓歷史變得更有趣,也更具啟發性。
辛夷:
《我人生最開始的好朋友》,蔡崇達著,作家出版社
閱讀感受:
這是一部兒童文學作品。作者以少年黑狗達的視角,書寫寧靜的鄉村生活中,主人公與曾經陪伴過他的動物朋友——鴨子小白、老母雞阿花、小貓黑咪、兔子佐羅、鴿子米點、狗子大黃的童年趣事。小說也寫到了外婆、父親的去世和各種動物朋友的離去。學會告別,是成長的必修課。有時候,人生中比擁抱更難的是告別。我們一路成長,一路也在不停面對失去。而最關鍵的是,我們以什么樣的態度看取人生。
點蒼:
《蘇東坡新傳》,李一冰著,四川人民出版社
閱讀感受:
這部70萬字的大部頭有兩個特點:一是以蘇軾詩文自道生平,是文字典雅的學術著作;二是為了說清蘇軾一顆棋,不惜把整個時代的棋局都說通,堪稱精妙。蘇東坡很灑脫,其實他和我們一樣有煩惱和痛苦,但他又能在擢升貶黜無定中超脫。想在“生性豁達”四字后挖掘更多精神內涵的朋友,不妨讀讀這部書。
螺螄道長:
《趕超的邏輯:文化、制度與中國的崛起》,朱天著,北京大學出版社
閱讀感受:
此書是作者面向歐洲學員的課程講義,用16萬字回答了“為什么是中國出現了增長奇跡”這個命題。都說中國增長快得益于廉價勞動力,可為什么其他廉價勞動力國家增長沒中國快?為什么中、韓能迅速追趕發達國家,而拉美和非洲“起點相近”的國家卻不能?這種基于“控制變量法”的比較研究貫穿全書,戳中了一些流行觀點的未竟之處。在微信讀書上,島叔用7個半小時就讀完了本書,共留下了104條筆記。
您最近在讀什么書?歡迎在留言區分享。我們將選出3條點贊量最高的留言(截至4月27日23點59分),送上驚喜。
編輯/點蒼、靜玄
來源/俠客島微信公眾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