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德新
編輯 |王博
4月21日,在上海車展前夕,國內頭部激光雷達公司禾賽科技舉辦「Tech Day」,推出AT1440、ETX以及FTX等多款新品,為國內外車企更進一步普及高級輔助駕駛送上及時的助攻。
AT1440、ETX等新一代產品,均是基于禾賽第四代芯片技術平臺。其中AT1440是全球線數最高的車規級激光雷達,點頻超過3400萬點/秒;ETX,針對10%反射率的目標可以做到400米的超遠測距,并且在這個指標基礎上還能支持集成到艙內。
這些新品無疑將激光雷達的能力,再度推上了一個臺階。
過去一年里,激光雷達的配置率幾乎與新能源車的滲透率同頻上揚。2024年在中國市場15萬元以上車型中,激光雷達的裝配率已經達到25%,禾賽預計2025年這一比例將達到40%。
2025年,在輔助駕駛平權關注度空前的當口,禾賽科技CEO李一帆對激光雷達接下來的發展也發出了3個預判:
- 激光雷達將成為智能車的標配;
- 智能車安全,車企「不選第二名」;
- 激光雷達賺錢養家,國內練肌肉,出海才掙錢。
一、基于第四代芯片,AT1440與ETX登場
AT系列是禾賽目前最旗艦的產品線,目前已經有AT128和ATX兩款明星產品在大規模出貨。
AT1440則是AT系列的最新作品,這款新品主要是面向高分辨率設計的。其1440的高線數,號稱「全球車規級激光雷達中最高」,點頻達到3400萬點;針對10%反射率的目標能實現300米的有效測距;能夠精準捕捉復雜城市街道的細小物體以及路面微小的起伏和坑洼。
AT1440今年將SOP,重卡自動駕駛公司卡爾動力即將推出的「運輸機器人」將首發AT1440。
ETX則是面向覆蓋超遠距的場景設計的,它同樣基于禾賽的第四代芯片平臺,可實現400米的超遠測距(@10%反射率)。
值得一提的是ETX的視窗高度僅32mm,可以支持搭載在座艙擋風玻璃后面,這對注重車輛外觀設計的歐美車企尤其重要。禾賽披露ETX已經獲得了一家歐洲頂級車企的定點。
ETX在沒有提高功率、增大體積的情況下能實現400米測遠能力,原因在于其還采用了「光矢量」技術。
此外,禾賽固態補盲的產品線也進行了更新。FTX同樣基于四代芯片平臺,視窗面積縮小了40%,擁有最大180°×140°的超廣視角。
禾賽的自研芯片平臺經歷了四代更新,AT128是基于第一代芯片,ATX是基于第二代芯片,而到了第四代平臺,幾款不同的產品能分別支持超高分辨率、超遠測距和補盲大視場的需求,也側面反映出禾賽芯片平臺研發的深度和高帶寬。
李一帆在演講中透露:禾賽很少對外談到的一點是——架構,實際上禾賽始終堅持同一種架構。
禾賽通過將發射端VCSEL陣列、接收端3D堆疊SPAD面陣及信號處理單元,分別集成于單顆芯片,實現了感存算一體化的極簡芯片架構,從而在這種最優架構下,持續壓強研發來提高芯片和產品的能力。
某種程度上,芯片平臺的研發深度,是禾賽能夠在過去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滿足「性能、成本以及規模」極限鐵三角,最終實現大規模出貨和盈利轉正的秘訣。
二、千厘眼參考方案發布,ATX定義「新時代安全氣囊」
2025年將是輔助駕駛和自動駕駛兩大賽道發展的關鍵節點,無論L2+、L3還是L4都已經或者即將在今年在技術和規模上取得突破性的進展。整個2024年,搭載激光雷達的車型銷售量是138萬輛;2025年,整個市場搭載激光雷達的車型銷量將達到300 - 350萬臺。
為了進一步助力車企和自動駕駛公司的進程,基于AT1440、ETX和FTX三款新一代產品,禾賽也順勢推出了「千厘眼」感知參考方案。
其中千厘眼A,包含4顆AT1440和4顆純純固態FTX,兼顧遠距和近距探測,主打全視野無盲區,可實現厘米級小目標探測能力,滿足L4自動駕駛應用;千厘眼B,采用1顆ETX + 2顆FTX補盲,面向L3有條件自動駕駛打造;而千里眼C,核心傳感器是1顆ATX,為L2輔助駕駛系統普及而生。
ATX是禾賽在去年北京車展前夕推出的入門級激光雷達,其在今年一季度開始大規模交付,到目前已經累計交付超過5萬臺。
市面上不少的明星車型,從13萬元級的零跑B10到20萬元級的極氪007GT,都搭載了禾賽ATX;接下來理想L系的智駕煥新版,AD Pro車型也將標配禾賽激光雷達。
李一帆認為,今天看來實際上所有的車都應該裝上ATX這樣的激光雷達,因為作為一款200美元級的產品,ATX的價格已經足夠便宜,而它創造的安全價值要遠遠大于200美元。
至于L3的需求,盡管今年最早的L3 demo可能會面世,但各個車企L3的功能還未完全定型。李一帆認為,當下傳感器已經收斂,「各種傳感器已經在各自的領域中做到了極致」,但傳感器組合形成的能力還在形成過程中。因此,禾賽的AT產品線,基于芯片化的平臺,通過疊加收發單元以及改變掃描結構,能為L3的感知需求提供了很強的靈活性。
根據Yole Intelligence的報告統計,2024年禾賽在全球市場的車載激光雷達、ADAS激光雷達以及Robotaxi激光雷達領域都是營收的第一名。禾賽預計,2025年其將交付120 - 150萬臺的激光雷達,背后是22家主機廠、超過120款車型的定點合作。
三、在中國車市練肌肉,在海外和非車市場掙錢
2025年禾賽的出貨增量,除了AT128原有的定點,ATX更是斬獲了豐厚的定點,目前已經有比亞迪、奇瑞、長城、長安等11家國內頭部車企的幾十款車型確定將采用ATX。
在中國市場激烈的車市競爭中,車企和供應商一樣在大部分產品上利潤微薄,禾賽是少數已經達成扭虧為盈的智能化新興供應商。
李一帆認為,短期在中國車市卷能力、沒利潤,而盈利主要會來自海外業務以及非車載的業務。
禾賽是李一帆等人2013年從硅谷回國創辦的科技公司,某種程度上具有「生而全球」的視野。
去年,禾賽也得以拿下海外最大前裝激光雷達訂單,這一訂單來自一家歐洲的頂級主機廠。李一帆回憶說,跟這家主機廠的合作從2018年就開始了。來自中國的新型的供應鏈公司,跟海外車企合作非常難,尤其是獨家定點,包括建立信任、滿足質量體系、供應鏈等等。
比如,在正式拿下定點前的2023年,李一帆這年是全上海飛行記錄排名第6的乘客,全年飛了600多個小時。又比如歐洲車企對車輛造型優雅要求苛刻,他們不像中國車企接受瞭望塔式的激光雷達方案,禾賽和他們合作將ETX成功放到了擋風玻璃后面,ETX目前已經拿下了包括這家歐洲車企在內的多個定點。
「其中克服了許多頂級的科學挑戰,在體積小、測遠距離之間找到平衡點。」李一帆說。
在禾賽創業步入第十一年之后,隨著平臺化的深入、AT/ET/FT多個產品線的梳理以及對全球車企品牌的覆蓋,車載激光雷達的走向已經逐漸清晰。
而非車載的市場——機器人領域正在快速興起,比如割草機器人領域,僅僅追覓一家就與禾賽簽訂了一年30萬臺的訂單。「接下來,機器人市場激光雷達的想象空間將遠遠大于車載市場。」禾賽認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