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 “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電商"僅退款"時代終結:誰在歡呼?誰在哭泣?誰在偷笑?
你敢相信嗎?一個曾經被譽為"消費者保護武器"的功能如今竟成了商家眼中的"洪水猛獸"。2025年4月22日,拼多多、淘寶、京東等主流電商平臺同時宣布:全面取消"僅退款"!這個推行四年的政策,在引發無數爭議后黯然退場。
數據不會說謊。在2024年,淘寶平臺的數據表明,在“僅退款”糾紛里商家申訴成功的幾率不足15%,不過“職業羊毛黨”借助這一功能,每年平均能獲利超過5000美元。更為諷刺的是,某件9.9元包郵的商品,由于頻繁被“僅退款”,商家最終反倒賠了2萬運費。當保護機制變成了牟利工具,這場鬧劇早就該結束了。
電商"僅退款"時代終結:誰在歡呼?誰在哭泣?誰在偷笑?
掀開“僅退款”的偽裝,平臺之間愈演愈烈的惡性競爭,才是真正的幕后黑手。在2021年,拼多多率先啟動了這一功能,于是消費者滿意度迅速攀升,高達28%。其他平臺面對這樣的局面,毫無辦法,只能勉強跟上步伐。不過沒過多久,這場原本以爭奪用戶為目標的競爭,逐漸變成了“劣幣驅逐良幣”的混亂盛宴,令人唏噓不已。
某服裝廠老板的賬本情況十分令人震驚:2024年,因“僅退款”這一情況,損失了12萬,這個金額相當于全年利潤的30%。不過平臺從中獲取到了什么呢?淘寶的年度報告表明,在GMV增長的同時,退貨率突破到了25%,創造了歷史新高。以商家的犧牲所澆灌出的虛假繁榮,終究會反過來傷害整個生態系統。
電商"僅退款"時代終結:誰在歡呼?誰在哭泣?誰在偷笑?
取消“僅退款”,這真的就是終點嗎?淘寶在同期上線了“真實體驗分”系統其中暗藏著一些頗為奇妙的地方。這套依據商品的質量、物流的速度、服務的保障來進行打分的機制,將會和流量分配直接形成關聯。
商家們突然發現了新的戰場:某母嬰店鋪,因為體驗分從4.2升至4.8自然流量便迅猛地暴漲了300%。不過那些低端店鋪,即便將價格降低了50%,依舊是門可羅雀之狀。從價格戰轉換為質量戰,這場無硝煙的戰爭,才剛開啟帷幕。
電商"僅退款"時代終結:誰在歡呼?誰在哭泣?誰在偷笑?
最耐人尋味的是,消費者的反應。微博調查顯示,62%的用戶對取消“僅退款”這件事表示“無所謂”,不過在評論區,卻炸出了大量“沉默的大多數”:
買過$10的充電線退貨要8運費,不退款難道留著過年
有些商家巴不得你退貨,反正運費險他們早算進成本
平臺給出的解決方案是"退貨寶",可補貼部分運費。但這25的補償,在15起跳的快遞費面前杯水車薪。
電商"僅退款"時代終結:誰在歡呼?誰在哭泣?誰在偷笑?
隱藏在數據背后的,是那個永遠贏麻的莊家。2024年某平臺財報顯示,運費險業務貢獻$80億利潤,同比增長210%。當商家和消費者殺得頭破血流時,坐收漁利的究竟是誰?
更精妙的是,算法調整。取消“僅退款”之后平臺將糾紛處理權交還商家,不過卻悄悄地提高了糾紛率對店鋪權重的影響。某數碼店鋪,因3次協商失敗,其搜索排名驟然下降50%。這難道是放權嗎?分明是在轉嫁矛盾的高明手段。
電商"僅退款"時代終結:誰在歡呼?誰在哭泣?誰在偷笑?
當我們在討論"僅退款"時真正該思考的是:電商競爭的本質究竟是什么?是無限壓低的價格?是噱頭十足的服務?還是那顆被遺忘的初心——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
下次看到“歷史最低價”的廣告時,不妨想想:那串數字背后,究竟有多少商家的血淚呢?又有多少被犧牲掉的質量呢?還有多少被扭曲了的規則呢?健康的市場從來都不是零和游戲,而取消“僅退款”,僅僅只是漫長修復過程的第一步而已。
電商"僅退款"時代終結:誰在歡呼?誰在哭泣?誰在偷笑?
文章來源:騰訊新聞;長江云新聞;
(聲明:尊敬的讀者,本文是通過查找相關權威文獻和資料,梳理成的專業、可靠的內容,全文數據都有據可依,可回溯。本文旨在用中立態度,客觀事實,來描述事件,不涉及任何激進偏頗的觀點。圖片、素材都是來自真實的素材,本人承諾真實有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