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參考消息報道,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近日刊登題為《“我們不會向惡霸退讓”:中國直面與特朗普的貿易戰》的報道,文章認為:上周,美國總統特朗普將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征的關稅稅率提高到145%并指責北京缺乏尊重。隨后,中方對此進行了猛烈回擊,稱這些關稅“已淪為笑話”,并將對美國商品加征的關稅稅率提高至125%。這些關稅在一周內重創中美貿易。已經有跡象表明,特朗普意識到,遠離世界工廠將比他最初認為的更難。
CNN報道稱,中方表示,近日的威脅再次暴露了美方的訛詐本質,中方對此絕不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援引分析人士的話稱,中國不太可能在關稅戰中讓步,“我相信,當中方說要奉陪到底時,它是認真的”。英國《金融時報》也引述中國專家的觀點稱,盡管中國將遭受美國政府帶來的貿易動蕩,但北京將堅守立場,“不可能屈服于恐嚇”。CNN援引中國學者的話說,中國向世界發出的重要信息是:我們不能退縮或者容忍美國的霸凌行為,因為容忍會導致更多霸凌。
特朗普(資料圖)
因應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關稅戰,世界各國紛紛尋求與美國談判,惟中國強硬反擊,連續對美國商品祭出同等稅率及其他報復措施,為何中國不退縮?BBC評論,北京手上有許多牌,根本不需要退讓。BBC駐中國記者麥迪文(Stephen McDonell)撰文指出,中國現階段顯然不愿意陷入與美國的貿易戰。不過北京仍誓言“奉陪到底”,逐步將對美關稅調高至125%。麥迪文指出,北京領導層能稱,他們“不傾向對惡霸讓步”,不過實際上,比起其他國家,中國確實更有能力不退讓。
面對外部壓力,韌性和一致性往往是大國生存和發展的關鍵。雖然美國不斷對我國施加壓力,但我們卻很少看到我國在這場博弈中妥協,甚至有種“你打你的,我過我的”的感覺。這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體制優勢所帶來的韌性和一致性。《金融時報》曾經分析過,中美貿易博弈中,我國手中握有三張王牌,是其不懼外部壓力的底氣所在。第一張王牌,是多樣化的出口市場。第二張王牌,是對關鍵戰略礦產的掌控。第三張王牌,是美國國債。
特朗普(資料圖)
關稅戰損人害己,中國從一開始就反復強調,“中方不愿打,但也絕不怕打”。中美作為全球前兩大經濟體,經貿交往規模龐大、內涵豐富、覆蓋面廣、涉及主體多元,存在分歧是正常的。而解決問題和彌合分歧最好的方式是通過平等對話,尋求互利合作的路徑。中國的立場一直很明確,對與美方進行經貿領域磋商持開放態度,而且中國商務部與美方對口部門一直保持著工作層溝通。平等對話應是基本態度。關稅戰由美國發起,正所謂“解鈴還須系鈴人”。
商務部發言人的表態清晰地傳達了中方的立場:美方必須付諸行動,主動結束錯誤的關稅政策,中美才有談判的可能,而不是在輿論上反復炒作。值得注意的是,中方在關稅戰中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反制措施,對美國產生了嚴重的沖擊。中國打出的稀土"王牌"直擊美國高科技和軍工產業命脈,對美農產品加稅則精準打擊特朗普的中西部票倉。
特朗普(資料圖)
在此情況下,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17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對中美達成協議有信心。美國總統特朗普:“我認為我們會與中國達成協議,我們會和所有人達成協議的。如果我們達不成協議,那我們就定個目標,然后就這么定了,這樣也挺好。大概在接下來的三到四周內,事情應該能全部搞定。”據悉,玩具業是美國遭受關稅沖擊最嚴重的行業之一。4月18日,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的報道指出,對中國生產的玩具加征高額關稅,意味著曾經物美價廉的玩具將變成“奢侈品”。
特朗普聲稱“3到4周內與中國達成協議”,其實就是希望趕在實體經濟受到更大影響,并體現在各上市企業的第二季度業績前,與中國就關稅完成談判。另外,特朗普政府也是擔心,如果不能在6月份的6.5萬億美元國債到期前與中方達成協議,中方很可能會通過拋售美國國債,抬升美債利率的方式來向白宮施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