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特朗普寫了一本《交易的藝術》,書里說:
“在交易中你可能做的最糟糕的事情,就是看起來急于達成交易。”
現在,他正在做這件糟糕的事情。
一夜之后,特朗普再次改口:
“我認為,145%的關稅太高了,未來對華關稅會大幅降低,中國也會非常高興,中美會合作得很好”。
同時對華爾街認慫,承諾不動鮑威爾。
此外,美國財長貝森特還表示,對華貿易戰不可持續,預計局勢即將緩和。
消息一出,美國沸騰,黃金暴跌,此舉被外界解讀為美國主動服軟,關稅戰要結束了。
這個劇情都不知道怎么說了。
以前學到的什么君子一言、駟馬難追,什么美國是講契約精神的,政策是長期穩定的。
現在看來:這外語,還是得天天學啊!
一天不學都跟不上他的節奏。
很多網友評價,就特朗普這信用,樓下小賣部連個打火機都借不到。
先把自己掐到翻白眼,然后松開手開始吹牛逼。
打敗特朗普的,只能是昨天的特朗普。
這劇情實在太典,太熟悉。
但我覺得這事可能并沒有一些媒體說的那么簡單,什么特朗普學胡錫進,腦子不好。
其實特朗普發動發動關稅戰,主要是為了實現三大目標:
1美國的再工業化:現在美國的造船業產值,都比不上中國的一個零頭。
2推翻美國之前主導的WTO,建立一個更有利于美國全球貿易規則。
3通過海關、貿易稅,增加政府財政收入。
然而,實踐證明,這是一個不可能三角。
你都工業化了,也不和別人做生意了,那還怎么通過關稅增加收入呢?
所以關稅戰打了十幾天,特朗普確實把自己搞的灰頭土臉。
美國那邊:
馬斯克開始割席,三大零售商聯名反對,美國媒體天天罵,聯邦法官也下令恢復資助美國之音等媒體,海關系統陽奉陰違。
美債利率持續增高,股市持續下滑,特朗普中期選舉看衰聲音很大,哈佛大學都和中國站在了同一戰線。
中國這邊:
股民紛紛拿錢救市,官方堅決對等制裁,民間反美情緒高漲,同仇敵愾。
西班牙媒體稱:中國的民族自尊,是抗衡特朗普的韌性之源。
國際社會:
歐盟、加拿大和中國站在一起,日本、越南等小國雖然表示要談,但沒有一個和特朗普簽訂了實質性的契約。
攻守之勢,出現了明顯的變化。
特朗普曾在其自傳《永不放棄》中說過:“有些時候,你會明白,最好的決定就是毅然止損,轉向其他更值得關注的事情。”
這句話或許就是此輪妥協的思考模式,如果關稅政策導致局面出現崩解,他就會止損退場。
但問題是——他會把注意力轉向哪呢?
我最害怕的是:集中在軍事上面。(前一周我就預言過,關稅戰必然失敗,下一個目標很可能是軍事)。
歐洲的二戰起源,很大程度就是因為德國的經濟問題出現困難,最后希特勒在HB酒館憑借出色演講能力,通過仇恨猶太人來轉移矛盾,吸引到了一眾德國政要粉絲。
從一個不入流的畫家,一舉成為發動戰爭機器的黨魁。
這兩天我在慕尼黑考察,也去了HB酒館探訪,發現這里一點希特勒的元素都沒有,看來德國人,乃至歐洲人都很忌憚這段歷史。
歐洲人向來不打硬仗,拿破侖之前,歐洲的軍事戰爭一般死傷都不過百,打仗都是點到為止。
兩軍開戰,先擺好陣形,然后樂隊登場吹吹號子,打一會看誰先撤退就算誰輸了。
但希特勒卻通過煽動民粹激起了巨大的民族仇恨,直接讓歐洲出現了2000萬人的傷亡,這在歐洲戰爭史上絕無僅有。
而現在美國,正是民粹最強的時候,特朗普和希特勒也有著很多相似之處:
偏激,個人魅力極強,煽動能力極強,不遵循傳統規則,敢想敢干。
盡管關稅戰是告一段落了,但他的戰略目標與政策邏輯沒有發生任何變化。
所以我預測近期的黃金價格可能還會在高位震蕩。
現在很多自媒體都喜歡搞速勝論和美國衰亡論,但對于個人而言,你不能光聽專家給你講故事。
更重要的是算好自己的賬本,努力增加現金儲備,減少風險投資。
近期,很多媒體捕捉到,二十年不脫皮夾克的黃仁勛訪問中國時,罕見換上了正裝,前一周去參加特朗普普海湖莊園晚宴時,他也是特別穿上正裝赴約。
面對日益復雜的國際局勢,就連一向談笑風生的“皮夾克執行長”,神經也變得繃緊了。
-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