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媒ClutchPoints報道,在去年休賽期保羅·喬治拒絕了快船提供的3年1.5億美元續約合同,轉而選擇與76人簽下一份4年2.12億美元頂薪合約后,快船并未陷入被動,而是迅速完成一套清晰的陣容應對方案——精準、高效,甚至可以說早有預案。
喬治的離隊無疑是快船近幾年運作中最沉重的一擊,這位攻守兼備的鋒線核心離開后,外界普遍認為球隊難以在短期內填補這塊拼圖。然而,管理層的應變速度打了不少人的臉。首先,他們簽下了自由球員小德里克·瓊斯,這位身體素質出色、側翼防守積極的鋒線球員,雖無法復制喬治的全能,但能提供強度與活力。
其次,快船將老將巴圖姆重新帶回陣中,這一步既是補強也是穩軍心。巴圖姆的經驗與戰術適應性對于保持球隊化學反應至關重要。他熟悉體系,也有足夠的角色彈性填補不同位置需求。
最后,快船與爵士達成交易,將威少送走換來防守悍將克里斯·鄧恩,進一步增強了后場防守和輪換深度。鄧恩雖進攻手段有限,但他在控衛端的防守覆蓋能力和拼勁,正是快船需要的“拼圖型”拼圖。
喬治離開是斷臂,快船卻沒有選擇哭喊,而是迅速止血縫合。從目前補強方向來看,這支球隊依然保持競爭力,雖然缺少了巨星,但在教練團隊與陣容均衡性上,他們依舊有能力在西部攪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